再谈分红——请别再用伯克希尔来碰瓷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11喜欢:0

不分红的企业价值为零。即使企业曾经业绩靓丽,走出漂亮的股k线,但终究逃不过退市。长青企业凤毛麟角。

每一笔买单都对应着一笔卖单,算上税费,本质上就是负和游戏。每一个股价到过的地方都代表有着人站岗。

对于整体股东来说,从上市到消亡,获得的价值为零。

在不分红话题上提$伯克希尔-哈撒韦A(BRK.A)$ 是不合适的。因为伯克希尔本质上是一家投资控股公司。留存大量现金等待机会是应有之举。更因为掌管之人是巴菲特芒格。

关于伯克希尔分红可以查阅资料,不多做摘抄。

简单来说,巴芒认为留存的一美元利润通过投资可以带来超过一美元的收益,就不会分红。

巴芒睿智诚信,令人尊敬,可芒格已经故去,巴菲特亦高龄,下一任或许还能继承他们的智慧,再下一任呢?能力又会如何,作风又会如何。

现象级的伯克希尔不可避免会走上分红之路,否则迟早是价值毁灭。

不必在屎里淘金

实控人减持,股价仍旧不断创新高有之,看上去哪怕是实控人都没有投资者更了解自家的公司。但在诸多实控人套现的案例中,是垃圾的股票多,还是牛股多?

用长期ROE筛选简单粗暴,但黑马股不乏是底部量价齐升,roe也表现出了上升之势。但到底是ROE高的一类表现更好,还是在低ROE中选中的牛股概率更高?

分红不仅是现金流的体现,更是对利润真实性的证伪。

分红的终极意义走出分红再投资的围城中,我基本阐述了我对于分红的见解。

指标不是用来筛选,而是用来排雷,除非对于个股有极深的理解。在我看来,分红不是应该,而是必须。关注分红指标,可以避免大多数陷阱。

切忌屎里淘金,用小概率去强行驳斥大现象。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02-25 10:33

永不分红是想象的结论,在此结论上的任何结论都会是想象的结果。这个结论最大依据来自于管理层和董事会都是滚蛋且大多数股东也是没有分红需求的情况下是成立的,如果管理层、董事会、股东不是上述行为(或者没有那么差),永远不分红的公司将是每个人心中最理想的公司。另外,一个结论只要有一个例外,从逻辑学来说都不能成为定论。巴菲特曾说过,只要有持续的机会,伯克希尔哈撒韦就不会分红(大概是这个意思)。伯克希尔哈撒韦和其他公司有什么区别?是因为它是投资公司?它不仍然是一个所有不同非投资公司和投资公司的合体吗?如果一个非投资公司做了和伯克希尔哈撒韦一样的投资,是不是也可以成为例外?

02-26 09:12

除了分红还有回购,回购也是企业利润的回馈
不分红只有两种可以接受,一是历史证明企业留存利润能够得到高收益,二是管理层值得信赖

02-25 11:02

而且,股价的上涨,无论是股市还是现实生活中股权转让,卖房子,转门面,转股权,转生意。都是一个接盘侠给另一个接盘侠。只不过有的接盘侠出价是未来分红折现,有的是出价分红+另外的接盘侠,有的是出价分红+另外的接盘侠+愿意更高出价的接盘侠。都是市场行为,公司赚的钱没有到你手里面,也没有直接关系。只不过伯克希尔有强的信用背书,投资能力强,国家资本法制健全。是这种预期几乎没有质疑。所以,一个个投资者愿意不断的出高价接盘,进而推高股价。

02-25 10:48

是的,我也被人怼过好多次。企业把自由现金流留存,作为普通投资者我认可他这么做的唯一理由就是:它能给我赚回更多的钱,最终分给我。这背后是需要管理层非常诚信、再投资能力非常强、而且管理层自己的利益和小股东完全捆绑在一起,是完全捆绑、另外还要完善的资本市场法制制度做背书的。另外,很多人认为伯克希尔1600多亿美元的现金储备和某台、某粮液大把现金储备相比。这完全是错误的,老巴人家十一家投资公司,这是他的用来再投资生产资料,和某台的设备、固定资产的性质是一样。而且如果现在他投资的企业如果不按照他思路发展,这笔钱就是用来控股拿到主导权的保障,这笔钱就是他的周转资金。某台、某粮液那是闲置资金。

02-25 18:59

伯克希尔更像一家基金公司,而且不收管理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