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得来、留得下、活得好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周旭光

近年来,浙江省农商联合银行辖内永康农商银行聚焦新市民群体融入城市的痛点和难点问题,利用金融科技手段,对新市民群体进行深度挖掘和精准画像定位,在便捷消费、安居乐业、合法权益等方面持续发力。目前,该行已支持新市民9461户,贷款余额23.45亿元,助力新市民在永康落得住脚、扎得住根。

推出专属服务,助力新市民需有所应

打造专属服务机构。打造新市民特色支行,将新市民及其创办的小微企业作为主要目标客群,并重点加强与12家商会深入合作,利用商会年会、会员活动日、换届会议等契机,开展金融宣讲、现场授信等活动,发放新市民小微企业贷款115户,余额3.44亿元。

组建专属服务团队。组建小微贷客户经理队伍,将新市民客群作为微贷营销主阵地,“走出去”开展地毯式搜索、走访、营销,有效触达辖内新市民群体。同时,由专属客户经理依据新市民属性及金融服务的时间节点,及时主动了解新市民当前健康状态,关心关注生活情况,帮助其解决各类生活难题。

推出专享金融产品。为新市民量身打造“永惠贷”“康惠贷”“农惠贷”等个性化信贷产品,推出了“纯线上、循环用、秒入账、利率优”的“新市民贷”,为新市民创业就业送上专属“备用金”。产品推出后,已累计向145户新市民发放“新市民贷”2081万元。

加强融资支持,助力新市民业有所成

金融促进新市民创业就业。针对新市民创业形态、收入特点、资金需求等因素,创新推出“新市民贷”“蓝领贷”“码商贷”,截至目前,已发放新市民经营性贷款3611户,12.95亿元。充分发挥线上产品优势,大力支持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餐饮、居民服务、高新科技、物流产业等吸纳更多新市民创业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现稳企业保就业。今年以来,新增小微企业首贷户989户,小微企业贷款24.77亿元。

优先满足刚需购房资金需求。围绕新市民群体的安居问题,向符合购房条件的新市民发放按揭贷711户,金额5.54亿元,助力新市民“进得来”且“留得下”。针对新市民在进城、落户过渡阶段的差异化金融需求,坚持为新市民购车、装修等合理消费需求提供强有力的金融保障,已发放新市民消费性贷款4688户,金额3.88亿元。

开展老年人专属金融服务。面向新市民中的老年群体,深耕特色服务。依托系列养老金融活动,9支共富邻里小组走进社区,49家网点、9家“1+N”丰收驿站开进农村,设到老年大学里,持续推广个人养老金的普惠性,为老年人提供“家门口”的养老金融服务。

防范金融诈骗,助力新市民心有所安

推进金融服务宣传。成立21支党员宣传服务队,通过“党建共建、整厂授信、金融夜校”等形式,面向企业外来务工人员群体进行金融知识大宣讲,开展贷款中介、银行卡盗刷、人民币防伪知识、兑换零残币、个人征信知识等宣教。开展理财、保险、金融普法等宣传教育322次,发放宣传折页13676份,发送短信250126条,覆盖近27万人次。

保障职工工资发放。与人社局建立全过程监控、全链条可溯的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做好建筑民工以及制造业、大型民企职工工资代发服务。今年上半年以来,通过平台为全市2.8万名农民工及时发放工资,切实增强新市民的安全感。

优化账户开户服务。对于暂时无法提供工作证明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和外来务工人员,实行“简易开户”。在核实客户身份信息方面,充分利用开户码、居住证、企业主、租住房屋房东等辅助信息进一步佐证新市民的身份,及时予以开户,让新市民在永康需有所应、业有所成、心有所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