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汇发展的护城河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3喜欢:11

一提到双汇,大家脑海里第一时间浮现的就是火腿肠,超市里到处都是。

其实双汇不光卖火腿肠,还卖鲜猪肉。

我们这次就来分析一下这个猪肉生意,看看到底赚不赚钱。

先看肉制品行业的市场占有率,也就是火腿肠生意,集中度还算可以。双汇市场占有率在15%左右,其市场份额超过后十位竞争对手的市场总和。

双汇发展的投资回报率常年在20%以上,说明肉制品行业存在竞争优势。神奇的是,同行业的其它公司,却经常会遇到亏损,呈现周期性行业的特征,这是什么原因?

我将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猪周期与保质期

想必经历过前几年吃不起猪肉的朋友们,或多或少,都听说过猪周期。

什么是猪周期?

我国生猪养殖业一直以分散养殖为主,规模化养殖比重较小,行业盈利状况经常处于“生猪难卖——价格下跌——陷入亏损——饲养规模减少——供应短缺——价格上涨——扭亏为盈——饲养规模增加——生猪难卖”的周期性循环。

养猪厂和消费者都盯着价格来行动。价格决定需求,猪肉价格高了,养猪厂扩产想赚钱,但消费者需求会减少;等扩产的猪肉卖不出去,又会降价、减产,但价格一降,消费者需求又起来了,价格又会升高,循环往复。

养猪的周期也较长,商品猪出栏必须经过繁育母猪、产仔、育肥三个阶段,该过程至少需要一年半时间。生猪是鲜活品,用库存来调节供求的难度较大,调节养殖产量往往滞后于市场供求形势,这种滞后性是产生猪周期的根本原因。

再来看保质期问题。一般常温鲜肉保质期只有1~2天,冷鲜肉在0-10℃的温度条件下,保质期最多也就7天。当然,实在卖不完,冻起来也是可以的,但冻肉口感很差,价值会大打折扣。前几年猪瘟的时候,我买过一回冻肉,很难吃,再也不想吃冻肉了。

由此看来,屠宰是一个周期性行业,与猪周期紧密相关,利润波动大,业绩时好时坏,亏损可能性大。

但是,只要能解决保质期和冻肉跌价的问题,就可以减弱这种周期波动对屠宰厂利润的影响。

怎么解决?

那就要拿出我们的大杀器,火腿肠。

火腿肠

火腿肠保质期最长有半年,正好解决了鲜肉保质期和冻肉跌价的问题。

不管猪价高低,屠宰厂可以跑满产能,卖不出去的肉都做成火腿肠。这样有两个好处:

1.逆着猪肉期调节降低直接成本

生猪便宜的时候可以多屯点冻肉,等猪肉涨起来再将前期低成本的冻肉做成火腿肠卖。

2.摊薄固定成本

因为固定成本,比如厂房、设备、人工,不会跟着你减产就降低,满产可以摊薄固定成本。

还有就是卖鲜肉,会产生边角料的问题。比如我只想买纯瘦肉,那切割下来的肥肉,如果没有地方去,那就会浪费,增加成本。把边角料做成火腿肠,又降低了精细化切割的成本。

可能你会问,既然火腿肠这么好,那屠宰厂都来做火腿肠不就好了?

前提是你的火腿肠需要卖得出去,这对销售渠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产品畅销,经销商才愿意提前打款订货。我们来看一下预收款数据。2022年数据,双汇发展营业收入627.31亿,预收款31.04亿,预收款占营收比例为4.95%,同行业的龙大美食,营业收入161.16亿,预收款1.86亿,预收款占营收比例为1.15%

可以看出双汇在销售渠道方面已经占据了优势。

查看肉制品营收占比数据。

2022年,双汇肉制品占营收比例为43.45%,接近一半了,火腿肠将一个周期性的屠宰业变成了一个非周期性的消费公司,不仅解决了猪周期的问题,火腿肠本身也创造了巨大的价值。

2022年龙大美食肉制品占营收比仅为10%,还是一个周期性的屠宰公司。

规模效应

屠宰行业固定资产占比较高,存在规模效应。查看2022年数据,双汇发展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例为41.6%,占比还是挺高的。

根据上一节我们的推理,火腿肠可以让屠宰厂通过满产满销降低固定成本和原材料成本,那么双汇的毛利率应该比同行高,我们看数据验证一下,

查看2022年数据,双汇屠宰毛利率5.12%,肉制品毛利率30.43%

龙大美食屠宰毛利率1.74%,肉制品毛利率12.96%

虽然双汇毛利率确实是比同行高,但5%的毛利率,这也太少了吧。

毛利=营收-直接成本,这还不算厂房、设备、人工等间接成本,如果算上的话,那基本上是不赚钱。

亏本的生意没人做,一个不赚钱的行业,天然地就阻止了外来者进入。价格战把一个没什么门槛的行业,变成了一个新人很难进入的行业。

算上间接成本后,龙大美食的营业利润率直接干到了1%以下,辛辛苦苦开公司杀猪,还不如存银行吃利息。

这个行业竞争之激烈,由此可见一番。

随着猪瘟之后行业监管加强,小屠宰厂逐渐关停,头部企业规模扩大,再加上大打价格战,在这残酷的竞争之下,行业内的小公司都要被卷到破产,在小屠宰厂破产之后,行业集中度就更高了。头部企业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形成马太效应,强者越强。

至此,双汇发展的竞争优势我们就分析完了,屠宰行业,双汇已经一家独大,达到了事实上的垄断。而能做到合法垄断的公司,正是我最喜欢的。

我们不用去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变化,只需要思考有哪些是不变的。我认为,在当下拥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在面对顺境和逆境的时候,会比普通企业有更多的腾挪空间,可以把未来成长作为安全边际。

全部讨论

2023-07-17 12:18

双汇的竞争对手是牧原

2023-07-16 22:25

结论就错了,现在养猪的上市公司拓展产业链,都是优先建屠宰场自养自屠的,如果牧原产量不断提高,以后双汇别说垄断了,很多地区可能收猪都会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