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又一企业完成3亿元B轮融资,将推动“智能驾驶”规模化落地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2021年11月18日,中国智能驾驶和智慧出行核心技术服务商智驾科技MAXIEYE宣布,公司已于近日完成3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德赛西威领投,人民网旗下基金、上海自贸区基金、涌铧投资跟投,星宇车灯作为老股东增持,天青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上海智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智驾科技 MAXIEYE)成立于 2016 年,是一家专注视觉感知技术创新的ADAS驾驶辅助和自动驾驶产品供应商,致力于为智慧出行产业链的不同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丰富的智能驾驶产品及场景化应用方案。 公司集研发、生产和服务于一体,主要产品包括:IFVS-前向智能视觉传感器系统,传感器融合方案,ADAS 驾驶辅助系统、自动驾驶系统方案等。产品覆盖 Level 1-Level 4 多场景自动驾驶的落地应用。 智驾科技 MAXIEYE 建立了国内领先的深度学习算法研发中心和数据标注中心,依托智能驾驶技术链中核心的视觉感知技术,打通从Sensing到System的全栈自动驾驶技术方案, 并可基于OTA在线升级技术,实现视觉感知及决策控制功能的快速迭代。 智驾科技 MAXIEYE 现已通过 IATF16949、ISO9001 质量体系认证,E-mark 产品认证,EHS 管理体系认证,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据行行查数据显示,2017-2021年已完成融资5轮,投资方包括理成资产、壹号资本、君子兰、盛宇投资、瑞立集团、复星创富、苏州清研资本、张江科投、张江浩成、六安裕科、德赛西威、自贸区基金、人民网、涌铧投资、星宇车灯。

乘用车ADAS+ADS领域激光雷达中国市场空间2025年将达30.5亿美元。行行查数据显示,市场空间整体呈上升趋势,2019年-2025年预期CAGR将分别为50.1%。2021年同比增幅较为显著主要系2020年L3级乘用车渗透率基数较低,2021年L3级乘用车渗透率增长带来较大同比增幅。2022年同比增幅较大主要系当年预期L4级车开始量产带来的增量所致。后期同比增幅较低主要系乘用车数量的增长幅度较小且激光雷达平均单价逐步降低的共同影响所致。

无人驾驶整体流程包括感知、决策和控制执行,产业链较长,高精度地图是自动驾驶产业链必备一环。据行行查数据显示,无人驾驶本质是产业升级,产业链包括:1)硬件组件激光雷达、摄像头等各类传感器、集成计算处理平台以及发动机、车身、集成控制总线等传统汽车组件。2)软件组件无人驾驶操作系统(包括感知、规划、控制以及汽车互联、数据平台接口等),高精度地图数据等。3)整车制造4)运营服务

多传感器融合将成发展趋势,国产传感器有望逐步落地并量产。感知层基于各类传感器完成对车内外环境的感知,主要由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高精度地图等部件构成。由于各类传感器各有优缺点,适用场景有细微差别,预计未来无人驾驶汽车上将综合搭配不同类型传感器以全面提升感知能力。

数据来源: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要求到2025年实现具备L2+L3级自动驾驶功能车辆占比达50%,2030年L2+L3渗透率将达70%,同时L4级及以上渗透率将达20%。假设2021年-2025年我国乘用车销量增速分别为6%/5%/5%/4%/3%,同时伴随技术发展2025年具备L2、L3、L4-L5级自动驾驶能力的乘用车占比有望达30%、20%、7%,基于以上假设推测我国2025年理论上具备L2、L3、L4-L5级自动驾驶能力的乘用车有望分别达750.9万辆、500.6万辆和362.2万辆。

欢迎评论、点赞、收藏和转发! 有任何喜欢的行业和话题也可以私信我们。

小编: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