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行业:又一小核酸药物开发平台完成A轮数千万元融资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2021年11月15日,佑嘉(杭州)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天士力资本旗下渤溢基金领投,秘银投资、泽龙投资跟投。据了解,佑嘉生物产品管线丰富,目前已覆盖抗病毒、抗纤维化、心血管疾病等领域。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以满足临床所需为出发点,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目前已建立成熟的核酸药物开发平台,包括核酸药物智能设计NDDS系统、成熟的递送系统、完善的药物评价平台和基于聚合物的多剂型制剂平台。

小核酸药物逐渐步入快速发展期,预计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超过80亿美元。随着化学修饰与递送技术不断突破,小核酸产业化瓶颈问题逐渐得以解决,行业步入快速发展期,2019年全球市场规模已达19.19亿美元。根据Evaluate Pharma和BCG分析,2024年全球小核酸市场规模将会达到86亿美元,预计2018年-2024年CAGR将达到35%。

作为核酸药物中的代表,小核酸药物展现了极大的潜力,包含反义寡核苷酸(ASO)、小发卡RNA(shRNA)、小干扰RNA(siRNA)。小核酸药物从基因水平开始治疗,相比蛋白药物有明显的优势。传统小分子化合物的发现过程中,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存在比较大的偶然性,而小核酸药物的最大优势是,只需要针对小核酸药物的基因开发合适的序列,就可以开发成为新的药物,该途径避免了研发过程中的盲目性。确定了小核酸药物的靶标序列后,其流程较快,且耗时明显更短,而且小核酸药物的生物特异性也是非常高的。多年来,小核酸的化学修饰与递送系统改进不仅增强了特异性和功效,而且减少了副作用。近年来,小核酸药物因其独特的优势已成为治疗各种疾病的有前途的工具。

小核酸药物治疗的靶器官主要受递送系统影响,肝肾等器官是载体天然易被动集聚的器官,针对肝脏,肾脏和眼部适应症的多种候选药物目前正在I,II和III期临床试验中,并且针对中枢神经系统(CNS)和其他非肝脏组织的研究性新药(IND)应用有望实现。

基因治疗与小核酸药物列为政策重点扶持领域。国际层面,FDA相继发布6大指南推进基因疗法开发,包括血友病、视网膜疾病和罕见病的人类基因治疗指南,以及3个基因疗法的指南更新。目前FDA已经审批通过13个小核酸药物上市,扶持力度可见一斑。国内层面,近年来我国大力鼓励创新研发,优先审评审批、药品上市许可人等重磅政策频出,基因治疗与小核酸药物被列出重点扶持领域。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小编: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