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从美国的历史看美债,当下美债收益率的飙升真的说明大通胀的到来吗?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6喜欢:7

“投资找老鹰,牛熊不心惊”。最近老鹰被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刷屏,不少媒体的头版头条都开始讲美债收益率飙升,对于股市来说未来的投资机会进一步降低,股市有可能会出现一波较长周期的下跌调整。关于美债收益率上涨问题老鹰直接给结论,站在美股角度看,美债收益率上涨对股市来说确实是一个风险,不过和我们这边关系不大,本身A股的估值现在并没有特别高估,尤其是我们这两个月频频杀跌,高位抱团白马引发的溢价风险基本已经消除。虽然现在回去看那些白马的估值还是有些偏高,但我们也能通过时间去把风险消化掉。至于风险可能美股那边会更大一些,美国股市已经走出长达10年的牛市行情,而这十年我们的A股表现是低于世界上其他的资本市场的平均收益,未来美股转头向下的可能性极高,而我们在这次疫情中展现的经济韧劲也向世界资本展示了中国发展未来的极大潜力。未来10年老鹰的核心策略就是做多中国。

讲历史之前我们先看看现在,我们从日线上来看美债的收益率在短时间出现了一个比较大的涨幅,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白两个概念,一个是国债收益率,另一个是国债利率。

国债利率:

利率顾名思义就是占用资金付出的资金成本率。国债利率即国家发行国债、筹集资金所付出的资金成本(率),称作国债票面利率,这个值是固定的,以美国国债为例,票面利率由美联储每年8次议息会议决定,假如,10年期美国国债票面利率为5%,那么到期后,每张美国政府要支付=100*(1+5%)=105(美元),这多出来的5美元就是美国政府的资金成本。

国债收益率:

持有国债的人获得的收益率,这个收益率与买入国债的价格和国债的票面利率相关。这个指标还受国债二级市场的供求、交易活跃度的影响。国债收益率=(面值-买入价格+国债利息)/买入价格,假如张三以85美元的价格在二级市场买入10年期国债(利率为5%),那么,国债到期后张三的国债收益率=(100-85+5)/85*100%=23.53%。

资本市场通常把美国十年期国债当作是无风险收益率,这主要是尼克松打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个我们接下来会说)全球主要贸易都是通过美元进行结算,用背后整个美国国家信用进行背书得来的。就目前国际形势来看,应该没有比美债更安全的资产了。

美债收益率上涨的表面原因?

我们单从买卖来看美债收益率上涨的表面原因,就是美债被不断地抛售,买国债的资金变少了,市场只能通过提升美债的收益率来吸引投资者进入债市。那么我们更进一步去分析造成这种情况原因有哪些?

1、经济环境出现了滞涨甚至通缩,整个投资环境都不太景气,大家都把手里的钱拿在手上,市场极度缺钱,流动性特别紧张,现金为王。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参照疫情在国外刚开始传播的那段时期,美债出现了一个较大幅度的反弹。

2、市场投资环境极佳,央行不断地向市场释放流动性,大宗商品涨价,人们发现外面有更好的流动性机会才会选择卖出手中的债券去购入其他资产。

那么现今我们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呢?

老鹰个人的看法:

1、疫情的影响逐渐消退,经济开始逐步复苏,人们手里的钱开始投入生产中去了。

2、之前全球各大央行无限QE促使大宗商品涨价,市场对通胀预期的加剧,更多的钱都去买入了商品来抵御通胀。

3、国际局势不太稳定,一些国家在故意地抛售美债,美元的公信力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动摇。

讲完这些我们回到上面讲的结论,对我们A股整体影响不大,在疫情最难的时候我们央行也没有怎么大放水,经济恢复我们也是好预期。总的来说,我们并没有释放出多少流动性何谈回收流动性一说?一些国家现在曝出加息的新闻对我们来说影响其实不大,后面咱盯着老美那边就好了,鲍威尔的几次讲话都是给市场信心的,1.9万亿刚放出来,美国也没有这么快动作去回收流动性的。

说完了今天我们来谈谈过去,这里老鹰找来了一本书叫做《繁荣与衰退》:

我们先来介绍本书的作者艾伦格林斯潘先生,老爷子1926年生人,正好经历了美国大萧条时期以及后面的二战时期,更是在美联储主席的位置上干了19年,这相当于美国总统六个任期。老爷子也是将美国推向二次繁荣的重要推手之一。

本书主要讲的是近两百多年美国的发展史,介绍了美国是怎么从一个近乎原始与世隔绝的社会发展成今年这样拥有全球最高的科技,经济水平,全世界唯一个超级大国的存在。全书的篇幅较大,我们今天的目的是“借古看今”,主要还是通过历史来看美债,至于其他部分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自行去购买书籍进行阅读。

美国国家的第一次繁荣发展来自于19世纪中后期,其实也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红利期。经过了南北战争统一美国两大阵营之后,铁路,钢铁,电力,汽车这几个行业推动美国经济第一次跨越式发展。不断的有新的事物被创造发明,生产效率越来越高,人民的整体生活质量在显著的攀升。到了20世纪20年代,汽车,家用电器,广播,电影行业的高速发展,使得美国人民的生活逐步迈向了现代化,这有点相当于我们90年代改革开放的红利期一样。之后基建的兴起,带动了房地产相关行业的发展,资本市场的日趋繁荣裹挟着经济进入了高速成长期,美国社会进入了投资拉动经济的二级火箭模式,不过金融业的过度繁荣导致了美国社会整体杠杆上涨,社会的抗风险能力下降。

直到1929年股市泡沫破裂,资产价格不断贬值,之前用杠杆投资的投资者们基本全都破产,金融从业者跳楼也是屡见不鲜。29年的大萧条也是现代金融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一次经济大危机,股市从29年一路跌到了32年,这段时间美国业迎来了一位“臭名昭著”的背锅侠--胡佛总统。其实相比于他的前几任,胡佛总统是一名大实干家了。这和我们办企业是一样的,当企业形成一定规模的时候往往就会开始走下坡路,这时候经营者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温水煮青蛙,维持现状慢慢耗着等待时机或者变局,又或者等待企业慢慢走向消亡。另一种是大刀阔斧进行改革,这种改革的结果也有两种导向,一种是企业重新焕发生机,进入新的发展周期;另一种就是加速企业灭亡。令人惋惜的是胡佛政府把美国带入了第二种情况的第二种结局,使得美国进入了最黑暗的时刻。这其实也并不怪胡佛总统无能,人家1929年上的任,一上任就进入了危机时刻,主要还是那几个前任给他埋了不少的雷,而他又愿意去瞎溜达,踩的雷多了就引发了连锁反应炸得自己体无完肤。胡佛总统做的最蠢的一件事就是和川普一样搞关税壁垒,美其名曰保护本国利益。实际上引发了各个国家的反制,美国的生产的过剩商品无法流向海外,股市犹如水银泻地般下跌,萧条也进一步加剧。我们比较熟悉的牛奶过剩倒掉,羊群宁愿枪杀活埋也不愿意出售就是那一时期。

后面有很多经济学家对这次大萧条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作者的结论有三点:

1.我们普遍认为美国的繁荣靠的就是发战争财,其实不然。咱们的历史书上写的一战时期美国虽然置身事外,靠着借给协约国物资和贷款赚得盆满钵满。实际上统计了战后协约国一共欠下了120亿美元的战争贷款,这当中英法这两哥们分别占了50亿和40亿,后面这两哥们直接和老美说:“我没钱了,以后我认你当大哥,这钱咱就不还了”。

2.金本位格局被打破,战争期间美国吸纳了不少各国央行的黄金储备,一方面是其他国家的抵押物,另一方面是各国发现战争期间,美国是一个相对安全的存放地。等到了战争结束之后,英国的实力和美国显著拉开,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受到战争的影响不复存在了。

3.世界金融需要找到一个新的平衡,这在过去都没有一个好的借鉴经验,美国那时候还是那种我管好我自己,你们好不好与我无关的心态,这就让世界经济格局出现了一定的混乱。

说了这么多,我们回到我们今天的主题十年期的美债收益率。从上图我们发现,那段时期美债利率在不断地攀升,但是相比于股市拉胯的表现,债券表现的还算平稳。这里很多朋友就会问,不是说那是史诗级的金融危机吗?怎么债券利率没有疯狂上涨呢?老鹰觉得主要原因还是当时的经济全球化程度不高,买美债的基本还是美国国内的企业和老百姓为主。当时的债券到期收益率基本能达到3-5%之间,并且这段时间利率是一直处于下行状态的。

我们以美债收益率上涨周期为主线,下一个阶段就是上个世纪70年代了。这里老鹰解释一下,70年代美国经济再此从繁荣进入衰退本质上来说还是30年代的大萧条留下的后遗症。只不过是罗斯福当政没几年,二战就开始了,美国也随之进入了战时经济状态,萧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被搁置下来。当时不少工业厂家都开始转型生产军备去了。在这场战争期间,美国生产了8.6万辆坦克,1.2万艘军舰和商船,6.5万艘小船,30万架飞机,60万吉普车,200万军用卡车,19.3万大炮,170万把枪支,410亿发子弹。还有2枚原子弹。美国庞大的工业实力,就这么被二战给激活了,每个美国工人,每小时的产量,相当于德国的2倍,日本的5倍。

回过头我们继续讲萧条,这期我们就不过好日子了,哪个时代黑暗就往哪个时代去。造成70年代危局的主要原因是:

1.美国生产力增长率出现了急剧下降,73年到86年的经济增长率还不到之前的一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社会普遍对未来经济预期的看好,以为生活永远是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的,这就导致了工人不断地要求更好的待遇,更高的报酬,而社会的生产力并没有随着员工成本的增加而相应地提高。

2.美国大规模增加国家福利,这让美国国家财政面临很严重的负担,尤其是社会福利这东西由奢入俭易,由简入奢难,美国老百姓才不管你大局怎么怎么样,只要你把我到手的福利拿回去我保证下一届把你换掉。

3.尼克松时期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美元与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1盎司黄金也不再是35美元。这就让美国的黄金储备快速下降,57年到72年,美国官方黄金储备减少了3.77亿盎司。尼克松总统也是别无选择,只能关闭黄金通道。咱们看看现在纽约黄金的点位就知道了这么多年来美国到底增发了多少美金出来。

4.石油危机到来,随着生产力和消费力的提高,美国对石油的需求量也是大幅攀升,这边新油田迟迟没有找到,另一边和OPEC的关系也比较紧张,整个72年到81年美国油价上涨了9倍,这也引发了其他物价的上涨,美国的通胀压力迟迟不能缓解。

5.日韩等新兴市场的冲击,日本的汽车产业开始入侵美国,这一事件引发了日后底特律整个城市的破产。像消费电子,家用电器等领域日韩那时候在全球都找不到对手,甚至在高科技领域美国都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诸多因素不断干扰下,美国民众由于通胀的持续攀升,纷纷要求加工资,这就加剧了美国制造企业的生存压力。

6.漂亮50热潮衰退,整体的泡沫崩盘。

这一时期我们看到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大幅度的上涨,最高达到了恐怖的15.82%。我们拉长到50年的周期来看,现在美债收益率还是处于历史最低水平。这时期美国总统走马换将终于迎来了伟大的里根总统。

里根总统上台后进行了三大举措

1.打破工会权利,强制罢工的工人回到工作岗位,抑制国内骚乱,让生产恢复正轨。

2.聘任沃克尔做美联储主席,坚定加息消灭通胀,那时候联邦基准利率高达22.4%,可谓是股债双杀。

3.坚定税制改革,把个税从最高的70%,降低到了28%,企业所得税从46%降低到了34%。

经过了里根总统的三大改革,我们发现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开始大幅跳水,股市也在随后的几年开始复苏,市 场利率的不断下降使得美股市盈率在 1980 年-2000 年之间持续回升,随后维持高位。物价方面,由于美联储的 货币政策目标在于通胀和就业,一直处于 2%左右的温和通胀环境有利于美联储在经济 出现低迷时能够放开手脚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导致联邦基金利率在多次降息周期后不断下移,带动美国债券市场利率中枢也出现明显下降。在利率不断走低的过程中,债券不光能够获得票面利息还可以获得价格变动带来的资本利得。

这一时期,美国的新兴行业开始崭露头角。比如:微软苹果辉瑞,以及后来的IBM谷歌高通,因特尔,亚马逊,再到今天的脸书特斯拉等等。这些企业也是带动美国后30年来大发展的企业,也是美国能够长期制霸全球的核心竞争力。

不过里根总统的经济政策给后继者留下比较严重的隐患就是庞大的财政赤字率,这也是现在很多人在诟病美国是靠借钱度日的诱因。不过整体来说现在债务还在可控范围内,也维持着一定的繁荣。

最后,老鹰简单地给大家介绍了近百年来美国经济市场大萧条的前因后果(主要是依据格林斯潘老爷子的《繁荣与衰退》一书,加上了其他文献资料和数据佐证,这让我们读完之后更加能够结合实际),这期间也伴随着各种经济的变革和社会的不确定因素产生。相对于今天的中国,我们更像是70-80年代那个时期的美国,如果抛开美国去联想的话,可能我们更接近那时期的日本。在这个经济转型重要时间关口,多回过头看看历史会让我们应对未来更加从容,也会让我们对一些新闻热点增加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不至于新闻一被媒体渲染就开始过度恐慌。历史总是不断的在改变,但历史又总是惊人的相似。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2022-04-13 09:57

有联系方式不

2021-04-19 16:25

开始分享书啦,优秀优秀

2021-03-24 22:23

无节制印钱,大家看不过去了,抛国债了

2021-03-22 22:14

一些国家在故意地抛售美债,美元的公信力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