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市银行最高,资产质量存进一步恶化隐患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11月25日晚间,郑州银行发布公告称,完成定增募资46.4亿元,发行对象对郑州投资控股、百瑞信托、河南国原贸易有限公司等26家机构。新增发行的10亿股股份11月27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补充核心一级资本,郑州银行风险抵御能力提升

公告显示,郑州银行此次募集的46.4亿元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该行核心一级资本,提高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郑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09.2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5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93亿元同比减少8.28%。截至报告期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2.10%,较年初下降0.27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54.99%,资本充足率11.84%,一级资本充足率9.91%、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7.99%,主要监管指标符合监管要求。

但是,此前郑州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均逼近监管红线。此次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升了郑州银行风险抵御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郑州银行已经多次通过融资补充资本。2015年12月,郑州银行赴港IPO,募资50亿港元。2017年,郑州银行非公开发行优先股募集资金78.26亿元。2017年,郑州银行发行了11.91亿美元境外优先股,并成功发行二级资本债20亿元。2018年9月,郑州银行在A股上市,募集资金27.27亿元。

不良率连降,但仍在上市银行中垫底

财报显示,2018年、2019年、2020年前三季度,郑州银行各期期末的不良贷款比率分别为2.47%、2.37%、2.10%,不良贷款率实现连降。但是遗憾的是,郑州银行依然是37家上市银行中不良贷款率最高的,也是唯一一家不良贷款率超过2%的银行。

同时,郑州银行的拨备覆盖率持续下降,近两年已逼近监管红线。2013—2019年,郑州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分别为425.54%、301.66%、258.55%、237.38%、207.75%、154.84%、159.85%。

综合来看,郑州银行的资产质量压力大。

郑州银行不良贷款率高,资产质量压力大,有着深层次原因。郑州银行的贷款投放区域集中在河南,这里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以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为主,小微贷款占比超过40%,而且区域经济处于下行周期,不良贷款率自然就高。另一方面,随着银行业利率改革推进,市场利率下行、利差持续收窄、同业竞争激烈,银行业的盈利能力承压,像郑州银行这样的中小银行面临的压力自然更大。

资产质量存进一步恶化隐患

8月31日,郑州银行在2020年半年报中表示:“银行业信用风险有所上升,不良贷款尚未充分暴露,下一阶段,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小银行应做好充足的应对准备。”这表明郑州银行意识到其资产质量存在进一步恶化的隐忧。

郑州银行自我定位是聚焦“商贸物流银行”,围绕“商贸金融、小微金融、市民金融”的三大特色定位,持续致力于满足快速发展的批发和零售业资金需求,以及发展小微企业贷款业务。这些业务领域本身就容易累积不良贷款,注定了郑州银行降低不良贷款率难度较大。

11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0)》中的“银行业压力测试”专题中明确表示,大中型银行对整体信贷资产质量恶化的抵御能力较强,但部分中小银行的抵御能力较弱”;同时,疫情对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行业影响较大,对参试银行资本充足水平造成一定负面影响”。郑州银行属于中小银行,批发和零售业贷款是最大的公司贷款产品,到今年6月30日占贷款总额的百分比达到10.84%,不良率已经达到4.23%。

除批发和零售业外,郑州银行贷款的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农、林、牧、渔业,不良贷款率分别高达10.06%、8.00%。这两大行业受疫情影响也较为严重,尤其是河南地区的制造业周期强、负债率高,容易累积不良贷款风险。

未来,随着疫情对这些行业的冲击充分暴露出来,郑州银行的资产质量较大概率会进一步承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