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转盈利下滑,关键要推动提质增效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2024年3月22日,上交所向沪市公司发出开展“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的公开倡议,鼓励的六大举措中第一项就是“提升经营质量”,建议上市公司“采取具体措施,提高产能利用率、净资产收益率等经营指标”,这对于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持续盈利能力和投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持续盈利能力是企业IPO审核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企业上市后实现价值创造和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而投资者也会越来越关心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是否足以支撑长期投资价值。

那A股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到底如何,有何提升空间呢?信公君就以上市公司ROE指标进行分析。考虑对投资者资本成本(如无风险利率、通胀率等)的覆盖,选取ROE为12%和20%两个档位数值筛选,分析A股市场30多年来上市公司盈利质量情况,发现如下趋势:

注:ROE的数值有多档标准

1.巴菲特在《价值投资之外的巴菲特》中表示:良好的ROE高于15%

2.A股开市以来上市公司年均ROE大于12%

3.北交所IPO第一套财务指标中要求加权平均ROE不低于8%;而《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规定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增发股份和发行可转债的,要求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ROE平均不低于6%

(注:本文数据样本区间为1990年-2024年3月31日,ROE数值单位是%,样本不包括已退市企业,且指标数据未扣非)

一、A股公司ROE整体下降,盈利质量有待提升

1 公司整体上市即巅峰,ROE两度大下行

一直以来,企业IPO审核中可持续经营能力是被否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投资者关注上市公司投资吸引力的重要标准。

而对目前A股5000多家上市公司从1990年到2022年的ROE数据分析显示,ROE均值整体呈下降趋势,最低点4%左右,只有最高点的约1/5,且高点在1990年附近。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企业盈利水平呈现上市即高峰的特点,而在股市扩容后整体盈利水平也还是下降趋势。

A股公司整体ROE趋势

(数据来源:IFinD,信公整理)

信公君提醒注意两点:

一是,2007年ROE提升,受当年国内宏观经济高位运行影响,A股上市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1528.76亿元,同比增长66.14%,而2006年则同比增长34.34%,2008年同比负增长14.30%。

二是,2005年、2022年ROE两次探底。而从已披露2023年数据的1124家上市公司ROE情况看,2023年为6.40%,达历史低点

2023年已披露ROE的企业

(数据来源:IFinD,信公整理)

2 国企民企趋同,ROE趋势性下滑

国企、民企上市后整体盈利质量趋势性下降,在2007年也体现回升趋势,后再度向下。细化看,民企(红色线)在2007年的ROE平均水平超过国企,但自2019年、2022年两次下探接近国企趋势线。而上市国企群体在2021年跌至0%以下,是趋势中唯一出现负值的年份,或与当时国企改革、抗击疫情等需承担的成本因素有关系。

国企与民企ROE趋势

(数据来源:IFinD,信公整理)

3 全行业盈利普降,传媒行业“夺冠”

从单行业逐年趋势看,与A股整体下降趋势类似。而从行业间对比看,银行ROE均值最高,达19.03%,综合、房地产、公用事业等排倒数。但由于分析的是历史平均值,掩盖了高点和低点的分布真相,高点主要出现在A股33年历史的前面年份。比如ROE均值最高的银行业近四年(2019-2022年)ROE均值滑落至10.68%。

全行业ROE均值

(数据来源:IFinD,信公整理)

为更直观体现单行业变化趋势,信公君直接用2022年各行业平均ROE对比1990年数据,各行业ROE均值呈负增长,其中跌幅最深的是传媒行业,下降59.18%,其次是社会服务和通信,也都下降50%左右,跌幅最浅的是电力设备行业,下降了2.37%。

行业ROE趋势

(数据来源:IFinD,信公整理)

4 超四年周期,新上市公司平均ROE挂绿

每年都有新上市公司,单独看每年这部分公司ROE趋势,在4年以上周期内都是下降的。1990年以来(2019年除外),每年新增上市公司年度ROE均值都呈负值,其中1994年、1996年、2007年新上市公司ROE年均值为低于-30%,而均值低于-20%的年份有13个。看上去2019年是万绿丛中一点红,主要是分析周期短,尚看不出趋势,所以2019年之后的年份也没进行分析。

通过对年度新上市公司单列分析,也可以发现在跟长周期中,企业的盈利水平下滑程度更严重,提升盈利质量的需求更为迫切。

年新增上市公司ROE趋势

(数据来源:IFinD,信公整理)

5 70家持续20%以上,美的最持久,民企挑大梁

统计显示,A股上市公司年均ROE达12%以上的有2949家企业,20%以上的有1091家,但因为有的年份有过高或过低的异常值,影响企业目标的筛选。于是信公君筛选出每年保持12%以上ROE的上市公司400家,而保持20%以上的仅70家。

值得注意的是,在ROE均值连续超过20%的行业企业中,机械设备行业最多,均是外企,显示该行业国内技术企业盈利能力相对弱;其次是电力设备行业,全部是央企,具备更多资源优势;而医药生物行业入选的全是民企,体现该行业市场化程度更高。

数据来源:IFinD,信公整理

而看单个企业,美的集团ROE数值连续17年超过20%,整体盈利水平均衡,其次是海天味业健帆生物等企业。美的集团当前市值4600多亿元,离不开持续稳健的业绩支撑,而多年海外布局的第二曲线在近年也显现出效果。

数据来源:IFinD,信公整理

注:数据是可获得的ROE统计,包括上市前数据,其中美的电器1993年上市,后于2013年实现整体上市,以此时点测算上推到集团公司整体ROE数据。

贵州茅台虽未纳入排名,但贵州茅台ROE表现也很亮眼,1998年-2022年区间ROE年均值达35.45%,且1998-2000三年分别高达62.75%、83.05%、68.86%,但在2002-2003年滑落至13.99%和18.65%,因此未入选。而自2007年始贵州茅台年度ROE维持在20%以上,股价维持200多元以上,而自2017年起上升并保持30%左右的均衡ROE水平,公司市值也从当年开始腾飞至目前水平。

二、上市公司盈利质量提升思考

基于上述分析,A股企业整体盈利水平下滑受经济大环境、行业周期趋势,以及上市公司自身战略和经营效果影响,要扭转趋势,需监管、投资者、上市公司等市场各方对齐目标,施策施力提升盈利质量,促进市场优胜虐汰,共同推动改变。信公君对提升上市公司盈利整体质量作如下思考和建议:

1 引入盈利质量指标,优化市场全周期监管

2023年2月A股全面注册制改革落地,监管优化上市公司审核,严把企业创新、盈利等能力因素,但由于不同企业在资产规模、业务成熟度、发展阶段等方面存在差异,评判盈利质量时仅看拟上市企业利润数值稍显单薄,企业资产盈利质量的持久力更为关键;而注册制下股票市场新陈代谢要求更为突出,一方面大力推动企业提质增效,一方面着力出清盈利质量低下、无投资价值的企业。

为此,建议在上市审核、退市规则条件中增加ROE等相关盈利评价指标,从市场全周期角度更好地把关企业质量,推动市场血液换新,并进而影响市场和投资者建设以长期盈利质量判断为重点的投资价值观,提升企业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市场氛围。

2 正视企业生命周期,盈利提升着眼长期

本文数据分析显示仅少数A股企业ROE表现持续稳定,是因为企业有生命周期,而所在行业也可能出现周期性波动甚至持续衰退,使得大部分企业上市后盈利质量出现下降,如通过开发业务第二生命曲线来抵抗下降,也存在比第一次创业更有难度的挑战和风险。

为此,信公致力于陪伴和服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推动企业以长期经营思维,更早期地关注并将盈利质量指标分解落实到经营目标、激励考核、投关信息传递和预期管理等各方面,为企业提升持续盈利能力和发展质量设计路线图,助力企业投资价值提升,更好地回报投资者。

声 明:

本文仅为交流目的,供市场谨慎参考。

本文系信公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