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华燃气,非常规天然气的新兵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36喜欢:24

请移步公众号

这家公司比较小众,属于微小盘股,估计也没什么人关注。有一种说法是“微小盘股基本都是垃圾,不要在屎里淘金,不要重返火场”。这个说法是完全正确的,投资其实是一个胜率的问题,即期望值EV的游戏。微小盘股基本都是垃圾,没有必要在一个垃圾堆里去寻找小概率事件。

很多散户看不上“价值投资”,有的觉得一谈基本面就输在起跑线上了,股票就是炒,实际上很多人陷入的逻辑误区就是把个例当成论据,实际上从大数定理来看,只要交易次数足够多(时间),最终的价格走势和内涵价值(EV)是趋同的。

但是实际上的价值分析是非常高深的一门课,并非简单的看看财务报表,算一下PE PB,看一下分红率就算是价投了。得是根据宏观经济、行业、公司和运营等对于未来的一个预测,这个难度非常高,也是一个概率的预测。

所以把时间用来分析微小盘股的价值,那是太浪费时间得不偿失的一件事,属于选错了赛道事倍功半的活。至于“炒小炒新炒烂”这种看看就好了,背后都是被操纵的,加上量化交易,普通的散户哪有可能跟得上节奏,看着眼红追涨杀跌也即是亏钱的原因。

回到$首华燃气(SZ300483)$ ,这个公司的市值只有20亿元刚出头,我是因为对于非常规天然气(页岩气、致密砂岩气、煤层气)这个行业全覆盖,属于自上而下。

首华比较有意思,原本是个做园艺为主业的上市公司,2018年起陆陆续续收购了中海沃邦67.5%的股权,一头扎进了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销售的领域。2023年年报显示,2024年2月,又收购了永和伟润51%的股权,进入了下游的管输业务。同时剥离了原园艺业务,完全转型为一个非常规天然气的产业链公司。

中海沃邦通过与中石油煤层气公司签订产品分成合同,作为合作区块的作业者开展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生产、销售业务。2009 年8 月13 日,中海沃邦与中油煤签订了《合作合同》,获得石楼西区块1,524 平方公里30 年的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生产经营权。石楼西区块位于黄河以东,吕梁山西麓。行政区划主要位于山西省永和县、石楼县,区块勘探面积1,524 平方公里,探矿权证、采矿权证持有人为中国石油。西气东输一线、临临线等输气管线穿过本区块,集输条件便利。

石楼西区块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晋西挠褶带,该区域煤层在山西组、太原组、本溪组均有发育。其中山西组4、5#煤层及本溪组8#煤层具有分布范围广、厚度较大、煤岩煤质条件较好的特点,含气性好,是该区域主要的烃源岩之一,具有较好的勘探潜力。同时,该区域具有多层系广覆式生烃、分流河道砂岩储集体大面积带状分布、河间泛滥平原泥质及致密砂岩复合遮挡,区域性成藏期盆地补偿沉降等诸多有利条件,为形成大型砂岩岩性气藏奠定了基础。

截至报告期末,鄂东气田石楼西区块永和45-永和18 井区天然气12 亿立方米/年开发项目已在国家能源局的备案、鄂东气田石楼西区块永和30 井区致密气10 亿立方米/年开发项目已在国家能源局的备案。

早在2013年,我就考察过中海沃邦这个项目,当年在鄂东和沁水的所有非常规天然气项目我都看过一遍,融资的项目都考察过,最后就投了唯一一家最成熟的公司$新天然气(SH603393)$

这是2013年团队给我的项目评价的投资建议:

1、石楼区块煤层气开发潜力巨大,资源稳定丰富。

2、项目在勘探试采阶段,目前未完成勘探试采,试采完成后,需有资质的勘探单位提供勘探试采报告,报国土资源部门评审备案,作为下一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资源储量依据。资源储量未经评审和备案。

3、项目仅有企业提供了开发方案,不能作为决策的依据,应由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需在勘探试采完成后,根据试采的结果,提供气井参数,确定生产能力和开发规模,可行性研究报告需报国家能源局审查。

4、该项目前景好,但目前未完成勘查的总体报告和国家对资源储量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审,因此,建议继续跟踪,待勘查工作完成后,根据审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再进一步调查和决策。

2013年的融资是香港IPO上市退出,失败后直到2018年卖给了首华燃气的前身上市公司沃施股份,也就是外行人敢收购,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壁垒非常高,民营的就成了亚美,现在的新天然气这么一家。

2023年首华燃气的年报在周五盘后公布后,市场解读为非常糟糕,周一跌了近10%,实际上并没有这么糟糕。

营业收入是掉了34%,归母净利润也成了负的2.5亿元,但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是正的近4亿元。

首先,天然气的含税价格均价从2022年的2.85元/立方米降到2023年的含税均价2.53元/立方米,同比下降11%。天然气的产量也同比下降了21%,销量同比下降28%。

其次,石楼西主产的致密砂岩气从2022年起,政府致密气补贴取消了。

这些都是不利的方面,但是好的方面也有一些:

1、收购中海沃邦形成的4亿元商誉,2023年计提2.17亿元商誉减值准备,另外固定资产和油气资产的折旧和无形资产的摊销加在一起也有4亿元,这些造成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近4亿元;

2、石楼西区块是多层系气藏,除了正在开发的山2层致密气之外,本溪组、太原组、石千峰等均有含气层位;山西组4、5#煤层及本溪组8#煤层具有含气性好,煤层厚的开发潜力;

3、2023 年石楼西区块新钻的几口开发实验井,日产量都达到了十万方以上。

对于首华燃气而言,虽然是外行杀入非常规天然气行业,但是他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就是A股上市公司,于2021年发行了13.6亿元的可转债$首华转债(SZ123128)$ ,获得了相对充足的资金。

对于油气行业,资本开支是巨大的投入。特别是非常规天然气,开采是技术壁垒非常高的。A股最大的优势就是融资市,对于上市公司非常友好,就以首华为例,这么微型的上市公司,利润在盈亏边缘,跨行进入这么高技术门槛的非常规天然气行业,A股市场就能轻易的募集到近14亿元的资金。而同样在香港上市的可比公司,完全融不到后续资金,一年只有几千万的资本开支投入,才够打几口井,没有打井就没有产气量,没有产气量就没有业绩,就融不到资,陷入了死亡循环。

A股对于上市公司非常友好,上市公司的容错率高,可以去赌一把;但是对于投资者非常不友好,一般上市公司赌错或者圈钱套现的案例多,或者赌对了也达不到这么高的初始预期,所以投资者亏钱的机会大。

对于首华燃气而言,石楼西本身的区块质量不错,生产资本开始投入本来是此类公司的瓶颈,但是账上的近9亿元的现金趴着,只要谨慎的投入,完善三维地震,单支水平井和定向井作为主力井型,大规模压裂,多层次的立体开发致密气和煤层气资源,以我的经验,判断其成功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精彩讨论

专爱看傻子04-24 14:35

这种不是用行业一句话就能盖在所有公司头上的,石楼西又不是勘探阶段,已经有 3-5 亿方气的年产能,非常规又不是常规油气开发资本开支那样高,按他去年的定向井日产 20 万方,我估算他完井成本 2000万,单井年产 7000 万方,按 2.5 均价就是 1.5 亿的年收入,cash cost 我估算 1 元,那就是 1 亿元的年利润。当然我对他年报数据存疑。按我的经验,5 亿方对应10 亿资本开支,对应 8 亿EBITDA利润。所以这公司只要不瞎搞,稳点,这些钱够用。投资分析切忌一知半解,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专爱看傻子04-24 16:42

煤层气基本不可能做到单井 20 万方,年报里披露还有 单井 30 万的,非常夸张,所以我说我对这种公司的信批质疑。但也可能他致密气,产量大,但是单井 20、30 都是很夸张的数字,我觉得有很大问题。但是我的预估是很正常的,5 亿方对应 10 亿capex,对应 8 亿 EBITDA。至于勘探,石楼西年投入也就是 2000-3000 万而已。欢迎正常探讨,前提是假设都要严谨准确。矿业能源领域我是不太会出错的。

专爱看傻子04-24 09:16

完全不是公用事业,最下游的城市管网像新奥燃气这种才是;这是最上游的采掘业,或者说油气开采业。建议先打好基础,慢慢学习提高。

专爱看傻子04-24 17:19

矿业能源领域我应该是中国最好的投资人了

全部讨论

9亿的现金,对油气勘探开发业务来说,也是渣渣。这公司最大的风险的确是能否有足够的资金实力支撑到收果子的时候。

04-24 09:12

公共事业私企相对于国企来说会不会竞争力偏弱,像燃气行业的预期在哪里,虚心请教

04-24 11:44

作为可转债的投资者,我最关心3年多的时间该公司会不会破产清算?

04-24 11:23

这公司的股东结构都是投资机构?

开采成本高、产能增长难,而收入利润就完全取决于天然气市场价格,民营小公司抗风险相对比较差

06-04 13:36

可转债可是要还的啊,

05-01 21:22

求教下:1:这类企业是否容易造假?
2:现在貌似首华燃气已经有一定的现金流,后续是否还需要持续大的开支投入?
3:这个采矿权貌似从2009年开始,30年,到期后按照行业的做法,续签是否有一定的障碍或者大的费用?
4:首华大股东和一致行动人股份比较少,刘晋礼及其他一致行动人占比也接近大股东,他们之间是不是有什么交集或者故事,不过幸好,最近加了新规,大/二股东影响上市公司的有了新的惩罚哈

04-25 22:42

买转债比买正股更具性价比

不行还能卖,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