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知名五金冠女装网店跑路:拖欠供货商3500万货款,两月前注销公司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500多万粉的网店说跑路就跑路,拖欠了我们3500万的货款,几百家供货商都在想办法维权,这钱再不结清我们都要活不下去了。”供货商们对此怨声载道。

五金冠头部网店少女凯拉跑路

拖欠供货商3500万货款

今日,社交媒体上有消费者爆料,淘宝550万粉丝、五金冠商家“少女凯拉”闭店跑路。

值得注意的是,5月12日该店铺还在正常直播,13日仓库已空,店家所在办公地点已关闭,直到5月14日凌晨,该店铺在淘宝已完全搜索不到。

据消费者提供的截图显示,少女凯拉是一家女装网店,综合评分4.4分,一年内有超过100万回头客,月销超过90万件宝贝,半年超过过90万条好评。在淘宝性感女装店铺榜排名前三。

有多位消费者对蓝鲸记者透露,少女凯拉是自己经常光顾的一家网店,虽然退货率很高,但一次性多买几件还是能淘到好衣服的。今日准备退货时发现,店铺竟然不见了。另有消费者表示,昨日还收到包裹,今日就看到店铺关门了。

对于跑路的传言,蓝鲸记者联系到多位少女凯拉的供货商,对方向记者确认了此事。

供货商宋先生表示,少女凯拉的老板叫李杰州,欠了自己大概不到10万元货款。但总计欠款高达3500万元左右,涉及300多家供货商。

另一位供货商表示,自己是2019年开始与李杰州合作的,合作期间对方也一直是走欠账模式拿货,目前2024年以前的货款已经结清,但今年的还有好几个月的货款没给。现在只知道对方失联了,仓库人去楼空。

多个供货商透露,无论是语音视频还是打电话,都无法联系到李杰州。

据天眼查显示,少女凯拉商标注册所属公司为广州增益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李杰州,是一家以从事纺织服装、服饰业为主的企业。公司成立时间为2022年9月,注销时间为2024年3月。

公司注销两个月后老板就失联了,供货商怀疑,这是一场有计划的恶意诈骗货款跑路事件。

网店低价走量欠货款

牺牲的是供货商利益

对于少女凯拉闭店跑路一事,大多数消费者表示震惊。在他们看来一个500多万粉丝的五金冠商家运营的好好的,没有跑路的理由。

殊不知,像少女凯拉这类高销量高粉丝的头部网店,背后走的是欠账模式。在供货商看来,跑路是早晚的事情。

供应商宋先生对蓝鲸记者说到:“现在服装批发行业很难做。电商退货率暴涨,特别是女装,加上运费险,那些店铺很难赚到钱。既然赚不到消费者的钱那只能来赚供应商的钱,打个比方,跑路的这些人就是通过赊账模式,拿进货10块的东西卖8块,还5块,最后卷3块钱跑路。”

据宋先生描述,之前大部分供货商对于这种欠账的模式都是默认的,对方拿货的时候也没有合同,都是刷信用账。但这种模式是没有出路的,欠账走到最后只有跑路一条路。只有行业里的人联合起来才能有效抵制,比如大家都停了他们货,逼他们现结,拿不了货那些商家的日子更难过。

电商从业者阿斌对蓝鲸记者表示,不止是服装行业,现在很多行业的商家都有拖欠货款的行为。网店商家用低于进货成本的价格卖货,通过亏本经营的方式走量吸粉,一步一步做到550万粉的体量,五金冠的信誉。但这只是表面光鲜,实际根本没有多少利润,背后牺牲的是供货商的利益。

供应商为了拿单心甘情愿赊账签单,长此以往,行业里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如果不赊账就没有生意。对于一些小的供货商来说,赊账就意味着要承担着资金断裂的风险,如果网店商家长期不结款,供货商便无法经营下去。在一些行业你甚至可以看到,供货商为了求买家结款跪地哀求的现象。

跑路事件频发

律师:受害者难维权,交易模式亟待规范

针对少女凯拉跑路事件,供货商们已经成立维权群,目前处于证据收集的状态。

功承瀛泰律师事务所唐潮律师对蓝鲸记者表示,在民事层面,供货商对于少女凯拉所欠货款,在理论上自然有权要求其支付。但大部分供应商不论是与李杰州本人,还是与其控制的广州增益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都没有签订过任何合同,甚至送货也是“放下就走”,没有留下任何凭据。如此在具体案件中,供货商可能因为缺乏相关证据证明真实的交易及供货情况,而导致相关事实无法认定,其合法权益难以获得保障。

而供货商如果想在刑事层面追究李杰州的责任,上述证据的缺失同样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广州增益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2024年3月注销,如果其后李杰州本人继续通过拖欠货款的方式从供货商处拿货,在线上平台进行销售,并于近期失联,或许可以从侧面说明,李杰州至少在公司注销后,对于供货商所供货物并没有支付货款的主观意愿,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李杰州的行为,可能涉嫌诈骗罪或是合同诈骗罪。

近年来,从黄金首饰、儿童早教、健身房到服装批发等行业已经出现多起跑路事件。

对此,唐潮律师认为,类似的跑路暴雷事件,对于受害者来说是较难维权的。

以少女凯拉的供货商来说,长期允许其拖欠货款拿货的交易模式,本身就意味着极大的交易风险,即使广州增益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继续经营,李杰州本人也并未失联,广州增益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也仅有人民币50万元。这也就意味着,一但广州增益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资金链断裂,供货商对其大概率只能空有债权,而无法获得实际的履行,而李杰州个人也仅需要在注册资本的范围内承担责任。加之,供货商与少女凯拉的交易,习惯于不签订合同,不签署收货凭证,甚至不对货款总额进行书面确认,这种粗糙的交易模式本身就会为维权带来极大的障碍。

所以对于供货商来说,根本上不是如何维权的问题,而是要如何规范交易模式,防范交易风险的问题。而类似的交易模式和习惯,所酿成的苦果,对于供应商来说,吞不吞的决定权可能已经不在自己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