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机场跌到谷底,为什么坤坤却不买了?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19喜欢:14

$上海机场(SH600009)$ 上海机场让坤坤赚了大钱。疫情期间国门关闭,国际航班停飞。上机的股票从 2019 年 8 月的 80几元 一路下跌至 2021 年 8 月的不到 40元。在病毒🦠被控制住,逐渐开放国门后,股价逐渐上涨,在 2023 年1 月超过 60元。因为 2023 年全国经济不景气,消费低迷,股价又一路下跌至 30 元附近。上海机场的主要营收来自机场免税店的抽成,机场免税店属于零售业,零售业是周期行业。所以按说上海机场是周期股,在周期低点应该吃进,等到周期高点获利卖出即可。但现在坤坤的基金却迟迟没有吃进。这是为什么呢?

信心不在,消费降级

和 2017 年坤坤买入上机时的社会大环境不同,2023 年除了芯片和工业自动化等极少数行业外,全国各行各业增长缓慢,内卷严重。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所以我们参考以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几个关键年度数据:

我们首先来看国家经济支柱的房地产行业。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在 2019 年达到最高点后,房地产行业新开工房屋面积一路下跌,2022 年的新开工房屋面积只有 2020 年的一半,充分说明房地产行业的不景气。房地产行业不景气直接影响了建材、水泥、家具、电梯等相关行业。参考美的格力海尔、老板等家电企业的财报我们可知,家电行业尽管受到影响,但影响相对较小。

同时西方国家出于保护本国企业利益的目的,连续出招打压中国出口商品。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23 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额同比增加 0.6%,服务贸易出口额同比下降 5.8%。前途充满不确定性,民间投资意愿自然也萎缩。所以在 2023 年投资和出口都全面承压的背景下,企业专注降本增效。企业成本中占比颇大的员工薪资成本自然成了重中之重,所以互联网大厂高 P 集体毕业,金融行业全面降薪这类新闻屡见不鲜,给大家造成了严重的压力,对预期工资收入增长不再抱有希望。预期工资收入降低,大家自然更加专注必需的消费,造就了 2023 年餐饮、服装、运动产品的爆火;同时减少非必需的消费,主打消费降级。

不过 LVMH 集团、爱马仕集团、开云集团、和历峰集团 2023 年在中国营收同比均有不错的增长:除了开云集团之外,其他三家增幅均超过 10%。从 LVMH 集团内部流出的会议纪要可知,公司对客户的定位是年收入 300 万人民币以上的人群,而这些人群不属于我们讨论的以工资收入为主的人群,不在本文覆盖的范围。

国内游更有性价比

通过参考上海机场公布的国际旅客客流量,我们可知 2023 年 7 到 12 月,上海机场出境的国际旅客尽管在慢慢恢复,同比 2019 年依旧减少 40% 以上(见下图)。

在消费降级的背景下,大家更多地选择国内游:去淄博吃烧烤、去天津看大爷跳水、去沈阳和哈尔滨“假装在国外”,造就了这些三四线城市的爆火。

如果长期来看可以恢复,那么短期出国人数变少不足为虑。随着经济增长逐渐放慢,大部分企业的营收增速也会随之放慢。慢增长的企业对新增劳动力需求降低,而且因为劳动力市场供应开始过剩,企业在设定员工薪资时会更为理性。对收入增长期待的降低让大家变得对支出更谨慎更理性,同时更关注储蓄,国民储蓄额同比 2022 年增加 16.67 万亿元,增幅 13.8%。大家消费起来更加理性的结果就是减少出游,就算出游也倾向于选择更高性价比的旅游目的地。相比国内游,出国游性价比较低,所以大家不选择出国游也在情理之中,而且短期内看不到恢复的希望。浦东机场 2024 年夏秋季的国际航班班次也反应了这点,大多数国外航司对加密浦东机场的国际航班班次非常谨慎,选择保持和 2023 年冬春季相同的频次。

出国游客的消费降级

消费降级的现象同样出现在出国游客中。因为卡脑壳网站的飞友论坛关闭,无法查到 2019 年冬季上海浦东的每日国际航班班次,我们只能凭借记忆列出以下数据,尽管不全面,依旧说明一些问题,球友可以自行对比。

通过对比我们粗略看到上海浦东飞往欧洲的外航班次同比 2019 年基本减半;飞往北美的班次同比 2019 年减少过半。

形成对比的是,浦东机场飞往东南亚的班次同比 2019 年降幅稍小;飞往日本的班次同比 2019 年降幅也不大。由此可见消费降级的影响。

机场免税店依旧在销售客单价高的商品

机场免税店主要销售烟酒和化妆品。欧莱雅集团 2023 年财报显示,中国所在的北亚区营收同比下降 10%。雅诗兰黛集团 2024 年 Q2 财报显示(雅诗兰黛集团的财年是第一年八月到第二年七月),受中国区的销售下降拖累,集团总体营收同比下降 8%。尽管消费降级现象非常明显,但是1 月中从浦东机场乘机出国时,发现机场免税店依旧主要销售欧莱雅和雅诗兰黛这些单价高的商品,不符合大家现在的消费逻辑。所以坤坤不买上机的股票也就不足为奇了。

上机还是消费股吗?

在消费降级的大环境下,出境游旅客无论从数量还是从消费力角度都有下降。雪上加霜的是,机场免税店售卖的商品并没有随着出境游旅客画像的变化而改变。再加上上机与中免新签订的协议中,上机提点从 42.5% 大幅降低。所以猜测坤坤判断上机的业绩再难复制2017 - 2019 年的奇迹,因此不买上机股票。

在我们看来上机因为手握中国最大航空出入境流量的入口,所以还是消费股,这个基础是不变的。但消费股需要时刻关注消费趋势。上机之前的郑秀利事件让大家发现上机“垄断官僚”的作风。做为地主,只收租子,不管租户死活的日子恐怕早已远去了。

精彩讨论

股灾谋生v02-15 21:08

你知道国内各大景区人从众是什么原因吗?这些闹景区的大部是圈内人和所谓的国企,这帮人每年都有发放免费的旅游券,不去白不去。真正自己掏钱的人占极少数。

进击的大爷02-15 21:58

相比国内游,出国游性价比低……未必啊

全部讨论

02-15 21:08

你知道国内各大景区人从众是什么原因吗?这些闹景区的大部是圈内人和所谓的国企,这帮人每年都有发放免费的旅游券,不去白不去。真正自己掏钱的人占极少数。

02-15 21:58

相比国内游,出国游性价比低……未必啊

浮夸风、奢靡风自从十八大以来一直在打击,效果总是不明显。没想到这疫情三年用事实教育了人民,既然生命至上,那必须勤俭节约、细水长流

02-15 20:27

困困卖了飞机场买其他然后还是腰斩了,如果不卖飞机场也是腰斩。所以没啥区别。

02-15 22:44

白云机场性价比更好。

上海机场何是谷底,再跌30%也是高估。

02-16 19:24

旅游是刚需吗?

困困在面对基民的赎回,手上的银行股都快卖光了,哪有闲钱加仓

这样下去国际客流不会好,第三机场做大规模是上鸡救命稻草了

02-17 18:17

上机协议完全是可以随时更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