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坚持零成本持股?(更新)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15回复:43喜欢:123

本文记录个人投资思想,供参考。也欢迎交流和指正!

今年(指2023年)是本人投资思想转变的关键一年,后续投资将转向确定性和大概率上,对于把握不了的,暂时放弃。
先谈谈为什要零成本持股?(为了在市场中先活下来)

主要原因是A股还很不成熟,上市公司管理也不很规范,时不时出现财务造假/财务爆雷、信息披露不规范、消息内幕等违法违规行为,法律对上市公司的惩戒和威慑不足。这里的市场土壤也不好,优质公司淹没在大量的垃圾公司中,投资者缺乏价值信仰的灯塔照耀,经常淹没各种噪声中。在这种环境投资,普通个人投资者作为最弱势的群体,为避免被收割,需要有更强的风险意识和一套适用自己的投资体系。个人认为在A股零成本持股才最安全!零成本之前要小仓位,且持股要高度分散。

我的投资体系中零成本和长期持有好公司是核心,也是被迫无奈的选择。

零成本主要是为了投了之后能睡的着觉,更可以放心的长期持有,甚至永久持有。

(2024年3月份终于总结出了投资的核心思想:买好股、零成本、长期持有;不贵时买、高度分散、高息股压舱。详见网页链接

长期持有很难,如果天天看股价,会过得很辛苦。因为股价上上下下的波动很大。即使如片仔癀这种优质珍稀品质,也会从490多跌到220多,跌幅超过50%+,下跌时也足以让“持有者”怀疑人生。如果那时的持股成本为零,那心态就完全不一样。当然,实现持股的零成本不是目的,长期持有才是目的。长期持有的前提是持有好股

还有几个坚持零成本的原因补充,详见见网页链接

零成本的战略和战术,详见网页链接

长期持有的目的是——复利!
为了实践这个投资体系,我开了两个证券账户,一个用于用于养老的账户,另一个用于滚雪球的成长账户。

首先,我投入股市的资金是一次性固定的金额(后续不再增加),且投入的资金是分开放入养老账户(主要投高息股或基金)滚雪球(主要投优质成长股)两个证券账户的。
其中,滚雪球账户是通过低买高卖/高卖低买不断降低成本,希望积累出更多好股的零成本的股份(最近零成本的股票详见网页链接。同时,把该账户的分红和部分盈利转入养老账户。
养老账户主要投资高息股的好股,通过股息复投,为未来积累足够股份,以获取养老的分红资金。这个账户是压舱石,这个账户基本不关注市值波动只关注每年的股息的增长和高息股股数的增长
补充一下, 这里的养老账户不是国家的那个养老金账户,而是个人定义的,用于买高息股,比如高质量的分红股(个人给的定义可以参考之前的文章网页链接),目的是获得更多分红。在养老账户中用股息每年买入高息股,比如交通银行农业银行唐山港等,我觉得过几年后它们会不会有现在这么低估!我不敢肯定,也没有能力去预测。换到滚雪球账户中,我也没法判断爱美客五粮液爱尔眼科招商银行等将来有没有低估机会,所以我会现在去做差价,降成本,为的是未来安心长期持有。

如何实现零成本持股?

养老账户是通过每年分红来被动降成本的,按交通银行股息复投,基本上十年回本,成本降为零。

滚雪球账户通过主动做差价(方法详见网页链接),比如

1)洋河股份花近3年时间才完成零成本,详见网页链接

2)格力电器零成本执行策略,底仓+定投+止盈详见网页链接我知道走的这条路是南坡,走的慢,花的时间长。

但最终期望是等传给后人时,两个账户的持仓成本都为零。

精彩讨论

云端上的7772023-02-16 14:43

探讨得还挺热烈,再补充两句吧。
我现在的策略基本就是守正出奇。所谓守正,就是守住那些可以超长线捆绑国运的高息股票,利用分红复投扩大战果。这个不需要花时间花精力,基本能做到不管不顾。
所谓出奇,就是将高息股票作为融资担保品,在出现熟悉的场景后进场玩耍,达成战役目标后撤退,绝不逗留。这个需要关注市场不断出现的各种变化,并辅以长期自我训练和经验总结,就像一门功夫,越练越纯,越练越精。
再保留10~20%的资金(现金),作为应对各种级别市场崩盘的战略后手。
其它时间该玩玩该睡睡~~~$交通银行(SH601328)$

谁把我的九月雪取了2023-11-07 20:43

仓位降到极低,意味着持有的股数就不多啊,股数不多拿分红没有意义呀

云端上的7772023-02-15 23:51

原始成本归零后,就已经是宏观归零了,不必执着于股股归零,把归零作为一种执念来执行,某种意义上说明了内心的不自信。分仓赛马策略(将持仓集中在最有把握几只股上)会帮助你度过这个时期。

中证红利ETF2023-11-08 09:25

通过股息复投,为未来积累足够股份,以获取养老的分红资金。高股息资产可以作为长期投资的压舱石,相对看轻市值波动,只关注每年的股息的增长和高息股股数的增长。$中证红利ETF(SH515080)$ $中证红利(SH000922)$

高质量躺平2023-04-09 21:50

其实说到底还是通过仓位管理来实现长期持有。我切身体会选股很重要,只有长期趋势向上的票才值得这样操作。过去三年重点做的一只股早已是负成本,如今发现,如何将一只股的成功复制到另一只股真的很难。还在努力的路上。

全部讨论

2023-02-16 14:43

探讨得还挺热烈,再补充两句吧。
我现在的策略基本就是守正出奇。所谓守正,就是守住那些可以超长线捆绑国运的高息股票,利用分红复投扩大战果。这个不需要花时间花精力,基本能做到不管不顾。
所谓出奇,就是将高息股票作为融资担保品,在出现熟悉的场景后进场玩耍,达成战役目标后撤退,绝不逗留。这个需要关注市场不断出现的各种变化,并辅以长期自我训练和经验总结,就像一门功夫,越练越纯,越练越精。
再保留10~20%的资金(现金),作为应对各种级别市场崩盘的战略后手。
其它时间该玩玩该睡睡~~~$交通银行(SH601328)$

2023-02-15 23:51

原始成本归零后,就已经是宏观归零了,不必执着于股股归零,把归零作为一种执念来执行,某种意义上说明了内心的不自信。分仓赛马策略(将持仓集中在最有把握几只股上)会帮助你度过这个时期。

2023-11-08 09:25

通过股息复投,为未来积累足够股份,以获取养老的分红资金。高股息资产可以作为长期投资的压舱石,相对看轻市值波动,只关注每年的股息的增长和高息股股数的增长。$中证红利ETF(SH515080)$ $中证红利(SH000922)$

2023-04-09 21:50

其实说到底还是通过仓位管理来实现长期持有。我切身体会选股很重要,只有长期趋势向上的票才值得这样操作。过去三年重点做的一只股早已是负成本,如今发现,如何将一只股的成功复制到另一只股真的很难。还在努力的路上。

2023-09-15 15:56

还真有和我一样想法的,方法各异,结果相同。

2023-07-02 12:11

西格尔投资策略:买入-持有,股利复投!

2023-03-25 19:17

有个疑问,不断高抛低吸,是否会导致持股不足一年,从而产生分红纳税成本?

2023-02-16 08:56

零成本持股和有成本持股的区别,主要在于心态。和持有股票是否具有价值并没有关系。

2023-11-08 08:50

仓位降到极低了,拿什么领分红?

2023-02-16 10:38

特别介意成本的人,一般也特别介意市值的回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