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暨《光雾岚》创作座谈会在巴中召开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2024年5月16日,川派评论主题月谈会之“文耀米仓道· 诗旅光雾山”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暨《光雾岚》创作座谈会在巴中市南江县光雾山镇成功举办。诗集《光雾岚》是诗人孙梓文在十余年来为光雾山创作的400余首诗作中精心选取而来,该诗集获2022年度四川省作家协会乡村振兴重点作品扶持项目。会议由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巴中市光雾山诺水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巴中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巴中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巴中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四川省文艺评论实践(巴中)基地、巴中市陈智林大师工作室、四川光雾山诺水河旅游景区管理有限公司承办,四川省诗歌学会、长江文艺出版社、巴中市作家协会协办,《现代艺术》编辑部、《星星》诗刊编辑部、《四川诗人》编辑部等媒体支持。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文艺评论家及媒体记者等40余人参会。

△从左至右:伏丽琼、程勇全、白浩、郑葆炀、米丽、冯坤

中共巴中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郑葆炀,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博导白浩,四川省作协副秘书长兼省作协创作研究室党支部书记、国家一级作家黎正明,巴中市文联党组书记米丽,巴中市文联主席、党组副书记程勇全,巴中市光雾山诺水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党工委委员、诺水河风景名胜区管理处主任冯坤,巴中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伏丽琼,巴中市文联一级调研员、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刘华山,巴中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孙国贤等出席会议。郑葆炀发表讲话,白浩、冯坤、伏丽琼分别致辞,程勇全主持开幕式。

△会议现场

郑葆炀在讲话表示四川省文艺评论实践(巴中)基地的落成对促进巴中文艺创作、文艺评论和文艺研究等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应进一步建强用好文艺评论实践基地,他指出,本次会议是一场践行文旅融合发展理念的文化盛宴,《光雾岚》是一张点睛巴中文化事业发展的闪亮名片。白浩在致辞中表示,本次会议是四川省文艺评论实践(巴中)基地落成后的首个活动,对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及文艺评论基地建设具有示范作用,他希望本次研讨能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融合,将自然家园与精神家园相融合,让文化文艺为旅游赋能,实现共同腾飞。冯坤在致辞中代表巴中文旅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向参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他期待本次会议能进一步推动巴中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伏丽琼在致辞中详细介绍巴中光雾山丰富的文化与旅游资源,她表示本次会议的召开是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积极探索,是文化力量赋能巴中文旅产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开幕式后,会议进入研讨座谈环节。在上半场研讨中,9位专家学者围绕文旅融合、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等议题展开交流,白浩主持研讨。

四川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四川大学教授李祥林详细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传承及利用的中国经验,他认为非遗项目应着重于体现民族价值、吸引民众参与、助力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四川省作协副秘书长兼省作协创作研究室党支部书记、国家一级作家黎正明总结《光雾岚》一书的诗意表达、意象与象征运用、文化元素融合等十个艺术特点,评论其不仅是一部诗集,更是一部以光雾山为灵魂,融合了自然、历史、现实与个人感悟的文学瑰宝。星星诗刊杂志社社长助理、《星星诗词》主编、星星诗刊文化传媒公司总经理李斌从编辑视角和文本层面分析旅游诗的创作要点,并强调语言成熟和度的掌握对山水诗创作的重要性。四川日报社文艺评论工作室总监、高级编辑黄勇分享自己对光雾山的初印象,他认为宣传推广及文学作品对提升旅游景区知名度具有重要作用。四川省作协副秘书长、四川省诗歌学会副会长、四川作家书画院院长牛放论述古道与文化的关系,他认为应进一步把文化运用于米仓古道生态建设与生产力提升。四川广播电视台文化旅游频道编导邱铁华梳理了光雾山的名字来历,详细阐述地名与文化的关系,并提出地名文化赋能光雾山旅游的具体对策。巴中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陈俊在文化视野下谈光雾山的植物之美,并详细介绍光雾山红叶在色彩、种类等方面的独特景观特色。巴中市作协副主席、评协副主席张万林认为作者孙梓文在《光雾岚》中深情抒发对光雾山的热爱,展现豪情与诗意,实现了文学与自然的和谐交融。巴中市文联一级调研员、巴中市评协主席刘华山就红色文化如何助推四川巴中建设川陕苏区振兴发展示范区提出实践探索路径。

在下半场研讨中,7位专家学者主要就诗集《光雾岚》展开评论。黎正明、牛放先后主持。

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刘永丽从《光雾岚》对自然界的描绘、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生态伦理的期许等视角进行深度解析。《现代艺术》杂志社编辑部主任钱悦认为《光雾岚》体现了作者孙梓文与山水相知、相融、相交的生态美学,她认为精神原乡的山、水、景是诗歌作者最珍贵的礼物。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钟良鸣从整体性布局、语言美感及象征运用等方面分享阅读《光雾岚》的深切感受。巴中市政协一级调研员阳云就文化如何赋能文旅融合发展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三台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李文廷认为《光雾岚》不仅描绘了光雾山的风景,更呈现出一种人格精神。巴中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诗人杨通认为作者孙梓文经过诗意的“挪移”,将笔下物质层面的光雾山转变为精神领域的光雾山。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邓添天评价《光雾岚》呈现出人与自然的双向补给,体现了作者的创作追求与自觉。

《光雾岚》作者孙国贤对本次会议的举办单位、参会嘉宾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光雾岚》一书中收录的诗篇是自己对光雾山的一次深情告白,他表示,自己从客体审美到客体融合的这种相依相存的生命体验已有20多年,于他而言,光雾山是最近的远方、是近旁的峨眉山、是心中的香格里拉。他认为美在远方,更在身旁,并坚信未来到光雾山写诗将成为一种潮流。

△大会合影

米丽在大会中总结中表示,本次会议对促进巴中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指导性建议,对诗集《光雾岚》做出了独到精辟的解析。她强调,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顶层设计和重大举措,也是促进消费、拉动内需,加快推动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和抓手。她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打造好巴中文化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