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井2023年报及24Q1简评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3喜欢:2

$古井贡酒(SZ000596)$ $古井贡B(SZ200596)$

一、收现

1、收现额

从单季看,从23Q1到24Q1,除了Q4,季季都是历史新高且增速相当不错;如果计算23Q4+24Q1,也是新高,只是增速降至6%,;

从ttm看,也是逐月新高的趋势,24Q1创出214亿新高。

2、收现/营收

从ttm看,23Q1为1.05,24Q1为0.97,说明最近一年来,收现增速相对于营收增速已经放缓,预示着未来一年的营收增速可能放缓。

小结:经过3年20%+的高速发展后,古井营收顺利站上200亿新台阶,如果要继续保持20%+的增速,难度开始加大,因此推测今年+21%的目标比较有挑战。

二、发展战略之——次高端

1、从整体来看,毛利率79.1%已经达到了近年的最高水平,且进步显著,比去年提升了2个pp;

2、从结构来看,原浆的毛利率85.7%(去年84.5%),吨均价24.29万元(去年23.01),提升明显;原浆给力,对整体毛利的提升作用是决定性的。并且,这个毛利率的提升,是量价齐升的结果。

不得不说,虽然时有争议,但古井原浆取名还是很有水平的,古5、古8、古20都成了大单品,升级思路清晰,用户易于接受;无独有偶,汾酒的青花20、30也是卖得飞起;相反地,以营销领先著称的洋河,运营梦3、6、9十几年,还是没整明白。同样是取几个数字,寓意不同、效果就截然不同。最近,洋河总算推出了手工班10、15、20,应该是意识到问题严重性,并开始着手整改了,希望还不算晚。

三、发展战略之——全国化

2020年,公司明确提出加速“全国化”的战略,由于受疫情冲击,当年的效果不明显;

2021年,华北、华南市场均实现了50%以上的增长,尽管营收绝对值和占比还不高,但趋势是明确的。与之相对应的,经销商数量也有15%以上的增长,保证金及押金都呈现大幅增长。

2022年,华中增速最高为27%,华北、华南却较去年降速,似乎全国化走得并不容易。

2023年,华北(+39%)、华中(+19%)、华南(+27%)均有不错的增速,华中区占比降至84%。

另外,关于全国化进程,管理层在2023年5月23日的业绩说明会上提供了两个数据:

一是全国化覆盖率达到70%;二是省内外占比达到64开。看看今年是否还会回答此问题,全国化应该在提速。

四、成本和费用

1、营业成本尤其是直接材料的增速低于营收增速(同属江淮浓香,并没有像洋河剧烈波动),体现在毛利率的稳步、显著提升。随着营收的跃升,成本率逐年降低,毛利率逐年提高,这是规模效益的应有之义,这一点在古井体现得很明显、很确定,然而体量更大的洋河,数据却大起大落,也得不到清晰有力的解释,让人头昏脑胀。

2、销管费用增速均低于营收增速,因此费用率大幅降低,说明曾经以高营销费用著称的古井,近几年的营收高增并不是依赖费用高增来实现的,这才是名副其实的“高质量增长”。

五、折旧

1、智能园区项目(总预算83亿)进度:资金投入比例55%,工程进度62%,计划5年完成(2020年开建,2025年底完工),现在已过去4年;

2、折旧计提:

2016年1.80亿

2017年1.90亿

2018年1.94亿

2019年2.06亿,

2020年2.13亿,

2021年2.24亿

2022年2.47亿

2023年2.99亿

数据显示,扩产后4年的折旧计提并没有明显增长,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进度较慢,另一方面可能是折旧年限较长摊薄导致,总之尚未对毛利和净利产生明显压力(反而近两年毛利率、净利率提升明显),但不排除后面几年建设加速后计提上升,需继续跟踪。

六、黄鹤楼

2023年是对赌期结束后的第一年,还好,没有出现业绩变脸,营收、净利、综合收益、净现金流都有微增。

七、估值及交易计划

1、营收:

根据2024年经营计划,按240亿预估(老梁去年成功连任,这两年冲的很猛,看来是鼓足劲在退休前干到300亿)。

经过连续几年高增,有可能透支一定增长潜力,保守假设2026年达成300亿,2025年就拍一个270亿吧。

2、净利

营收增幅已经不小,净利率保守一点,就按2023年的23%不变。

即2024-2026年净利预估为55亿、62亿、69亿。

3、合理估值

给与20倍pe(以前给的25倍还是高了,降下来合理些)

2024年:55*20=1100亿

2025年:62*20=1240亿

2026年:69*20=1380亿

2024年理想买点:1380/2=690亿

4、交易计划

当前仓位18%,持仓上限是20%;

当前市值:634亿(B股),低于理想买点,希望等分红到账,我仍有机会增持。

全部讨论

04-29 20:32

这么低估,为何不全仓?

04-30 0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