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11喜欢:0
回复@相伴前行: 林奇书上说自己1982年那阵子看市场不对,换了一堆国债[狗头]后面又抛了
段永平大概只知道林奇买了一千多个股(算上碰过的,有一万多只),但不知道林奇书里明确写了:我不认为散户需要像我买这么多,因为业余投资者没那么多时间跟踪公司,10只不到足矣。
不然《战胜华尔街》什么意思,全称就是利用散户的自身优势战胜华尔街,而基金经理的劣势就是无法重仓,[狗头]
另外就是林奇30年前演讲明说了不知道买啥就买微软,不管哪个牌子的电脑都会用微软的系统,微软肯定赚钱
“美国的公司利润平均每年增长9%,差不多过个10年会翻一翻,而业绩最终会推动股价上涨,也就是现在3000点,过一段时间是6000点,18000点”[狗头]//@相伴前行:回复@股市金钥匙DFJ:段永平可能只是时代的幸运儿。彼得林奇共同基金之神,在他从业的年代是美国股市最糟的时段,芒格两年大回撤,差点把投资人钱赔光。巴菲特解散基金,推荐他的师弟管理不愿撤离股市的人,给果他师弟八年才爬出坑。戴维斯家族第二代也用五六年才填平亏损。对于那个年代,林奇就是神,那十三年没有人比他耀眼。至于为何需要持仓上百只股票,看看他的资金量,再看看当时股票的市值就明白了,林奇是掌握超大资金规模(即使现在他当时管的资金对单个经理来讲都是超大),对标的是中小版和创业板这种市场,还有基金股票投资上限限制,不买一百多只怎么保持流动性?老巴对林奇是高度赞誉过的,因为老巴自己知道那个时代有多难做,段永平点评林奇,哗众取宠罢了,他现在管的资金也没有林奇70年代的规模大,更不用谈在那个年代创下十三年不亏损,年化29%的惊人纪录。做人别学段永平!
引用:
2024-05-17 16:13
段永平:就是那个拿过几千只票把头发都早早搞白了,早早就退休的那个人的成功之道?他的“做期权”大概率指的是买期权,如果是这个意思的话,他确实是对的。Peter有过很多成功的案例,实在是太多了,以至于我对他完全没兴趣。不过,老巴在他的演讲中引用过Peter Lynch的话:要买那种傻瓜都可以经营...

全部讨论

林奇的很多观点都不错。但说实话,他对投资的理解跟老巴和大道差了一两个段位。

05-17 20:14

我写到他是受制于规模和管理约定,并不是他喜欢挑那么多股票。从工作表现看,确实是选股能人,也是基金业的资金管理大师。没回撤,所以才能让麦哲伦滚雪球了,这和巴菲特给他的投资人带来的良好持股体验如出一辙。
战胜花街读起来很容易,真做到的散户其实也是少之又少。还是需要天赋和一定的运气的。大师眼里的不难和普通人眼中的不难,那不是一个难度级的。所以老巴讲买标普,应该是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