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钓江雪寒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2喜欢:7
日本在固态电池领域是全球投入最深最久的,尤其是最难也最具技术前景的硫化物路线,专利壁垒很高。也就是说,一旦日本固态电池能突破技术和成本障碍,很可能颠覆我们目前取得的电动化产业成就

热门回复

算了,懒得搭理你,你这发的都是些啥,固态的线路和工艺多的去了。无非就是没找到便宜和易与量产的制备工艺。别去百度找这种东西给我科普,看着就特别好笑。别回了,看你发的东西就知道你对电池一无所有。

除了成本问题外,虎嗅研究专家近期文章关于全固态电池目前仍在技术方面存在的障碍分析:
例如要解决固态电池极片与电解质的界面接触不良问题,制备过程要加压到5000个大气压[4]。也因为固态电解质薄脆的特性,电池很难做大,实验室做5Ah的电池容易,但要做动力用的几十Ah甚至上百Ah的大电池却很难实现。
为了解决这些技术难题,全球主要的电池企业、整车厂和高校实验室已经付出了数十年的时间,其中又以丰田在固态路线上最为坚持。

如果只是成本问题,那为何还没有真正搭载固态电池(比如100度电这个水平[滴汗])的车子呢?

可惜,丰田和宁德研发十年,目前还有技术难关没突破,不只是材料,可以查查[滴汗][滴汗]

智驾有什么高深的壁垒吗,华为或者小鹏几年就能研发出来,各家差距也没有彻底拉开,但固态电池可以彻底解决安全和续航焦虑,这对用户端比智驾而言更为重要,而且从目前看,真正的固态电池的技术壁垒应该会极深。

[滴汗] 当然是成本问题,就是因为成本问题所以没办法量产。还停留在实验室层面。不然你以为呢,全固态出来有一段时间了,成本问题一只没办法解决所以没办法量产。你说话就很矛盾,如果只是成本问题那为什么没搭载固态的汽车呢?你都说了成本有很大问题,那怎么可能会有100度电的电池?用现在实验室的成果去做个100度的电池,在找到平替材料前是不可能的。

不用查,我哥是A股锂电正极公司的技术中层,他们公司的技术周报我看了有几年了,加上他的科普,我对锂电的知识量有足够的储备,也清楚行业锂电固态进度的现状。[滴汗]

固态会和锂电池一样普及,不会有什么壁垒可言,因为限制固态的仅仅是材料而已,材料并不稀缺,无非成本高低。智驾难度在L3,要能实现L3和类似GPT4.0,需要大量的数据喂投,智能汽车的保有量是有限的,只有寡头可以获取到智驾的行驶数据,实现真正的L3,全球能实现L3的公司5年内,不超过3家。

电动车的核心是智驾,不是电池,日本人因为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缺失,普遍做软件的能力差。他就算固态能起来,也没办法在电动车崛起,电动车和汽车是两条完全不同的供应链。没有智驾的电动车在未来毫无价值。

你也别回我了,技术中层的亲戚到底靠不靠谱[滴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