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水费涨价!社融历史新低!老百姓精神分裂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问:如何解决通缩问题?

地球人:稳就业、提高收入预期、发消费券、造基建。最好能通过补贴高科技项目,找到下一个十年的经济增长抓手。

专家:涨水费!涨电费!涨天然气!涨高铁!公用事业的价格高了,还愁物价上不去吗?


1

高铁刚涨完价,这水费也要涨了。

5月9日,广州举行了自来水价格改革的听证会,17位人民代表一致同意涨价。

连一张反对票都找不出来。

作为一个上海人,我羞愧得低下了头。

怪不得网上都黑上海人小气,原来广州人民的格局都这么大啊。

不过,似乎并不是所有广州人都有如此格局。

在水费听证会上,有一位黄姓代表。他是一家餐厅的老板,他当然也投了同意票。

现在,在点评软件上,这家餐厅已经被差评刷屏。

好优美的中国话。

我去扒了一下这17位一致同意水费涨价的居民代表名单。

17人中,有9人作为普通居民消费者的代表出席会议。

这9人中,3位已经退休、3位来自于经济联合社、一位自由职业。真正跟大部分老百姓一样上班的,只有2人。

这个名单的人员构成,我只能说过于合理。

水价上涨,绝对不止影响你洗澡。

水,是所有生产活动都必需的要素。

洗澡要用水、洗车要用水、造纸要用水、工地要用水、接生要用水、火葬要用水。

水价上涨,很可能结果就是物价啥啥都涨。


不过广州的朋友,你们并不孤单。

在24年年初,我们上海的水价就已经涨过了。

上海广州带头,全国其他县市跟上,恐怕也只是时间问题。

天风证券统计,去年中国36个城市的平均天然气价格上涨了6%。

而今年整体的水、电、气的平均上涨幅度,可能在4%-8%之间。

大家都有喜迎涨价的机会,不用抢。

相比于代表一致同意、全民喜迎涨价,恐怕最新的社融数据,更能体现老百姓的真实想法。

2

不要问国家为你公布了那些数据,要问你为国家贡献了那些数据。

最新的社融数据,差得有些离谱喜迎高质量发展。

4月社融增量为-2000亿,为2005年以来首次负增长。

数据来源:wind

社融,就是贷款,就是向未来借钱。

它代表的,是全社会对于当下资产的信息以及对未来收入的信心。

如果一只基金、或者一栋房子明年必涨100%,你当然不介意贷款买入。

如果你未来年收入能长期稳定在200万,你当然不介意先贷个几百万享受当下。

反过来,如果放眼望去,是什么东西都在跌的“资产荒”,是35岁危机,是失业了连滴滴都开不上,那当然就没人愿意借钱。

现在,有钱的提前还贷,没钱的消费降级。社融下降,情理之中。


我们来拆下数据。

居民贷款同比少增2773亿、企业同比少增5570亿、政府债券同比少增5532亿。

所以不只是居民,连企业和政府,也全都不借钱了。

那怎么办呢?

现在上头正在尝试一个老办法。

拉地产。


最近,杭州西安全面放开限购。全国还限购的城市,只剩6个

有用吗?

恐怕没什么用。

取消限购也好、放宽二套资质、或者什么放宽结婚离婚认定年限等等,它本质上都是一回事:

它只能降低买房壁垒,但并不能真正鼓励买房。

你同意我买、方便我买、求着我买,和我愿意买,是两回事。

比方你把猪肉铺开到穆斯林的家门口,别说买了,人家不抽你算涵养好。

现在,人口负增长已成确定趋势,三线城市以下人口净流出会越来越快。

谁愿意把毕生积蓄,换成一个可能会暴跌30%-50%的资产?

既然靠地产也解决不了问题,那最终的解决办法,恐怕也只有一个。


放水。

现在,官媒已经出来为放水吹风。

毕竟,放水能带来通货膨胀。

既能促进经济活性(让一部分人先赚到钱),又能降低杠杆(让欠得债变得不值钱),可谓一举两得。

但放水也有一个巨大的缺点:扩大贫富差距。

因为放水,它并不是直接往老百姓银行卡里转账,它是通过各种项目各种金融手段往市场里注资。

这个过程中,有人先赚钱,有人后赚钱。有人多赚钱,有人少赚钱。

它就像拿一盆水从头顶往下倒,可能头发已经湿透了,脚底板还是干的。


这个过程中,富人手上的资产会因为通货膨胀而水涨船高,2000万的房子一下变一个亿。

而穷人因为手上大部分都是现金,本来就不多的财富会被通膨进一步稀释。

早餐吃肉包的,以后只能吃菜包。

那,怎么应对呢?

我们认为,把水费上涨与社融数据下滑结合在一起看,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3

水费涨价与社融数据下降,一而二,二而一也。

社融数据下滑,本质原因是地产景气度下滑。

人们不买房,地方政府当然就卖不出地。

那在1992年分税制改革后,税收的大头其实都在中央政府手上。

土地出让,是地方政府收入的大头。大头没了,地方政府当然就捉襟见肘。

同时,咱们国家除了油价高以外,水电煤还有公共交通,其实价格真的不高。

这些公共事业公司,往往都是在亏本运营。

比如这次涨价的广州供水企业,每年都要亏损6个多亿。

比如全国54城的地铁,只有5家盈利,北京地铁更是一年亏损240亿。

过去呢,这都是小钱,地方政府从手指缝里漏几个硬币出去补贴补贴,也就是了。

但现在,地主家也没余粮了,这些公共事业企业只好自负盈亏。

所以我们之前时不常地就会看到公交车停运的新闻,因为公交最不赚钱。

我们判断,这些公用事业企业,不可能真的用爱发电。

在地方政府降低补贴的背景下,如果要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唯一的办法,就是提价。

公用事业行业,就可能引来投资机会。

不过,我们得剔除掉公用事业板块中资源类标的的部分。

资源类行业的股价走势,和资源品价格高度相关。

今年煤价、铜价、金价大涨,于是煤炭公司、金属公司的股价都扶摇直上。

然而,判断资源品价格走势是一件非常难的事。

你如果有这个本事,那你直接去做期货,赚得比基金股票多多了。

请注意,我这里并不是在唱空资源品。我只是说,资源品公司有自己的投资逻辑,并不能因为资源品公司在大类上也属于公用事业,就一概而论。

而剔除了资源品外的公用事业,其业绩就长期稳定。

其股价对于水费电费的上涨,会更加敏感,更容易吃到全民喜迎涨价的利好。

目前,全指公用事业的PE在17倍左右,历史分位点为12%,相当便宜。

不过,市场上跟踪公用事业的基金并不多。

主动基金,只有一只前海开源公用事业

这只基金,是21年的公募年度冠军。不过这两年的走势并不太好。

今年以来,收益有回暖趋势。

指数基金方面,多家公司都有跟踪全指电力公用事业指数的相关基金,今年以来上涨16.96%。

2023.12.20-2024.5.13

数据来源:雪球

那当然,这一类基金持仓上就是清一色的电力。

水费涨价,跟它无关;电费涨价,巨大利好。

这个板块,值得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