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ra

finra

他的全部讨论

讨论

回复@finra: 和保罗哥@PoloYu 那种能蹬鼻子上脸、绝不相敬如宾的风格,相映成趣,哈哈[大笑]//@finra:回复@浮云资本:浮云哥这个点到为止的功力啊,一路走来始终如一[斜眼]

讨论

回复@浮云资本: 浮云哥这个点到为止的功力啊,一路走来始终如一[斜眼]。//@浮云资本:回复@陈达美股投资:依赖于股票市场的网红媒体,则是一个朝阳产业,比如Jim Cramer[呵呵]

讨论

单纯觉得单踏板方便,按照某些车评大v的说法,成“没见识” 和 “特吹”了[捂脸]

讨论

回复@forcode: 所以就是我之前说的,这里讨论的是某个资产有没有价值、能不能抵押贷款(贷款确实是创造了信用)的微观问题;还是在讨论“数据资产”能不能作为中国这样一个经济体信用货币发行的基础,这是一个宏观问题。在我看来,你提到的这些都是微观层面的问题,我一直也不否认数据资产有价值、...

讨论

回复@forcode: 这就要回答两个问题(先撇开数据资产的定价、交易这类问题),第一,由数据资产本身引发的经济活动在规模和类型上是否足以代表整个经济体的经济活动;第二,以数据资产为基础的信用货币发行,是否会随着经济体经济活动而扩张或收缩。一个东西有价值能在银行抵押获得贷款,不意味着这...

讨论

回复@暮冰: 我的理解,它是否有“价值”并不是最重要的。信用/货币,很关键的一点是它能否随着宏观经济活动相应地扩张和收缩。这里的“数据资产”在可见的未来好像并不具备这样的特征和代表性。如果刘的意思是,靠它取代房地产作为信用货币的载体,完全无法理解[想一下]。这感觉和股市里炒概念差不...

讨论

。。。。。。[裂开][韭菜][衰]

讨论

回复@关山: “【非】技术员工”。说到认知,感觉换成“技术员工”的话,搞不好是另外一个故事[捂脸]//@关山:回复@呼吸的蜗牛:这里的英伟达换成北电是完全另一个故事,甚至再过十年搞不好英伟达就是北电

讨论

无根墙头草,盘根贝叶斯,输赢后视镜,早晚是[韭菜][捂脸]

讨论

回复@超级鹿鼎公: 右边指的可能是【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之间还有一个比较大的缺口(潜在的需求)。被动城镇化更多是常住人口城镇化本身。//@超级鹿鼎公:回复@莫南:最新23年城市化数据66%,比你的65%又高了1%,但是有什么鸟用,去年一年房价跌多少????谁在自我麻醉???

讨论

只能说,非始作俑者,但其来有自。不同市况,买方市场或卖方市场,为了促成交易,总会采取一些“手段”。虽然主要看历史进程,微观上这些手段的确会给客户不好的观感,成了情绪出口。

讨论

回复@不明真相的群众: [斜眼]//@不明真相的群众:回复@员外郎:大家在雪球上可以直接跟他互动,比我采访强多了。

讨论

回复@不误: 可能是最近网上有些说法把非税收入和罚款关联起来,结合一些网络媒体上的具体案例,会认为经济不好靠罚款创收。不过官方“非税收入”的口径是截图里这样的。也许局部地区有这种现象,但按照这个口径,总量上似乎不太可能。 查看图片

讨论

回复@关山: 新政策最猛的是,理论上即使你在杭州已经有10套房了,就算不挂牌卖,再买一套还是有机会是“首套房”[裂开]//@关山:回复@自由前行的偶然:我在网上看的,杭州的新房库存只够卖9个月,已经全部打开了。。。。。后续再看吧。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皆欢颜。。。。。

讨论

挺不容易的,有时候很难把握“护栏”和“枷锁”之间的分寸。

讨论

其实只是在掌握更多信息之后,有了不一样的权衡,这种权衡也不一定是黑白分明的“否定”。重要的是了解之后,有多大的选择空间和反复纠“错”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他的状况比普通人好太多了。

讨论

回复@用户5979397136: 是的,要多练。至少上午和下午各练一次。//@用户5979397136:[该内容已被作者删除]

讨论

回复@forcode: 我试着理解一下“持有等于买入”,
“我”在10元买入一只股票,截至4月30日,它涨到了20,此时有两个视角:
1) 它不再便宜,但没有非常高估,选择不卖出,毕竟“我”有100%的盈利作为安全垫,回撤一些也不担心。
2) 忘掉初始成本,在一个交易日结束之际,如果没有卖出,...

讨论

改成每季度分红,虽然国外常见,在A股,目前应该是独一份吧?挺适合俺这种吃股息养老的啊[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