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内卷”,“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14回复:153喜欢:37

昨天的通威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传达了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一场更猛烈的暴风雨即将来临。

我在2023年就预测硅料价格每吨会跌破4万元大关,今天终于应念了,这是多重因素汇总的结果,有光伏产业链自身的原因,有经济转型中地方政府介入光伏的原因,还有资本市场火上浇油的原因,也有欧美对光伏政策的闭关锁国,小院高墙的原因,美国的新能源政策加速了光伏“内卷”这一进程。

以其钝刀子割肉,还不如来一个痛快的,长痛不如短痛。

不经历风雨,如何见彩虹?

我把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这首诗送给光伏跨界打劫者,稍微做一下改编。

《再别光伏》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天下之事,皆为利来,该来的来,不该来的最终还要走。


通威一季度报业绩说明会透露了什么信息?

总结一句话:“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这句话的意思是,当遇到挑战或威胁时,应该主动出击,以避免遭受更多的损失或伤害。

这句话也强调了主动性和预防的重要性,即在问题或困难发生之前采取行动,以避免更大的损失或伤害。

在军事上,这句话被用来形容在战争中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以避免被敌人攻击和占领。在个人或组织面对挑战时,这句话也提醒人们不要退缩或忍受不公,而应勇敢地面对并采取行动。

此外,这句话也体现了“先发制人”的军事策略,即通过先发制人的行动来阻止或减少可能的攻击。

我在一年以前,就为通威制定了这套策略,用成本价销售硅料,持续一年以上时间,用50--100亿的代价,换来光伏的一片艳阳天,只是苦于通威硅料2023年产能没有达到控盘的筹码,根本达不到预期效果,落后产能不出清,后续对光伏的伤害就更大。

2024年,通威5月1日保山二期20万吨硅料已经投产,通威包头三期20万吨硅料大概率7月份投产,在8月份,通威将拥有85万吨达产的硅料产能,保山电费每度比乐山便宜0.1元,包头在光伏基地投产后每度至少比乐山电费便宜0.2元以上,三个基地产能相当,相当于平均度电成本在0.4元左右,通威不光是拥有规模效应,同时拥有电费优势,叠加工业硅投产和通威本身拥有单吨5000元的成本优势,大概率,通威将拥有比其他硅料企业至少有1万元的成本优势。

通威的硅料成本在40万吨硅料投产后,配套工业硅投产后,包头基地用上了自发自用的光伏用电后,单吨硅料成本应该在3.5万元左右,目前硅料行业前三的选手成本应该在4.5万元左右。

众所周知,通威的硅料是硅料行业品质最高的,硅料纯度达到11个9,是在四年前就公开硅料品质的唯一一个硅料纯度达到11个9的企业,公开资料显示,通威是唯一一个四年前就敢公开硅料纯度达到11个9的硅料企业,未来三年,大概率也是这个结果。

可以预知的是,目前的硅料价格还需要往下降,通威硅料破4万是大概率的事情,按照优质优价的理论,其他硅料企业能卖多少钱呢?一顿会亏多少钱呢?

按照这份报价,最高价大概率是通威的,相比通威4.2万元的成本价,还有0.3万元的差价,还没有亏现金流。

对于最低价3.37万元的最低价来说,不知道这家硅料企业是流泪😭还是流血?

和上周企业报价相比,目前只有9家企业报价,比上周少了一家,如果通威把硅料降到4万元以下,并维持一年以上时间,能够报价的企业不知道能够剩下几家?

这次硅料的内卷的真实目的已经很明确,就是用通威的40万吨硅料新产能替换掉目前硅料市场的落后产能。

究竟是谁会被替代?

没有市场订单的,纯粹通过市场销售的硅料企业第一个出局,无关乎成本,因为相比一体化企业来说,硅料就是一体化企业的一个车间,硅料成本比这些企业高一点,一体化企业也不会轻易采购其他硅料企业的硅料。

老硅料产能,硅料成本比行业平均成本高的企业,大概率要被淘汰掉。

按照目前硅料需求和行业实力现状推算,2024年硅料需求大概率在180--200万吨左右,通威硅料产量在65-70万吨之间,剩下还有110万吨硅料市场,除掉一体化布局的硅料产能,就是市场可以销售的产能。

通威2024年硅料市占率将超过40%。

最严峻的还是2025年,通威的85万吨产能全部达产,满产后,叠加内蒙古鄂尔多斯硅料基地投产,硅料产量将达到120万吨以上,明年一旦特疯子上位,一旦欧美联合“闭关锁国”,“小院高墙”的话,国内光伏行业形势将更加严峻,光伏市场萎缩导致硅料需求减少,如果维持180万吨硅料市场不变的情况下,通威的120万吨硅料,通威市占率将达到66%,留给硅料市场的60万吨空间能够留下多少硅料企业?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企无远虑,必有困境。

通威的120万吨硅料卖给谁?能卖给谁?

通威早已经把局布好了,四年前就把组件龙头全部纳入自己的硅料体系当中,一方面消灭硅料潜在竞争对手,一方面用股权高度绑定隆基,天合,晶科,京运通这些组件,硅片龙头企业,股权模式要高于一切商业采购行为,有纠纷,开个董事会就搞定了,不要上升到法律层面。

股权模式在硅料高度内卷就展现了强大的杀伤力,隆基按照股权合作模式,重新描述一下和通威的硅料采购关系,通威对外进行公告。

通威这么做,就是为了一巴掌的事情,无非是打回去而已。

天合,晶科,京运通公告不公告都不重要,隆基都按照股权合作协议采购硅料,这些光伏大佬丢不起这个脸,按照股权协议执行即可。

按照通威布的局

隆基需要每年采购30万吨硅料。

天合,晶科,京运通需要每年购买20万吨硅料。

按照通威硅片150G的产能配置,需要硅料50万吨。

通威的硅片环节2/3产能都是和下游硅片企业合作完成的,下游硅片企业每年采购20万吨。

通威的合计120万吨硅料都名花有主了,全部都在体系内循环,根本不需要对市场销售,对市场的依赖程度几乎为零。

通威能不能承受2024年亏损100亿的损失?

昨天通威投资者交流会透露了什么信息?

一.无大额资产计提计划;

通过三年大规模折旧,计提,减值190亿,通威资产已经过度真实。

意思是说,虽然账面上资产不在了,但是实际上资产还在使用,还在发挥生产力作用。

二.350亿现金充足,完全可覆盖今年的投资计划与资本支出;

亏100亿,可以接受,用100亿,换得光伏行业5年以上的太平盛世,值了!

三.融资渠道多,融资成本低,2.68%央企利率待遇;

银团授信1300亿,负债率控制在60%以内,世界五百强企业和央企一样享受2.68%的贷款优惠利率,融资成本光伏行业无他。

四.成本领先;

通威硅料三个基地平均价大概率在3.5万元左右,比3.5万元高的企业凭运气,凭实力活下去,比3.5万元低的企业凭品质活下去,和通威同品质,同成本的硅料企业还没有诞生。

如果通威按照硅料每吨3.5万元出售,其他硅料企业卖多少钱一吨合适呢?能够亏多久呢?一年还是两年?或者是三年?

昨天,夜观天象,光伏行业在未来的半年要开始反转了。

硅料在通威包头三期20万吨投产后还要经历一次低于4万元的筑底过程,硅料触地,就是行业见底的时刻,资本市场一般会提前半年反应行业现状。

借用俄国作家高尔基的《海燕》的名言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还光伏行业一片艳阳天。

精彩讨论

格雷阿姆05-16 20:25

价格战大全最不怕,负债最少账上全是现金,产能也不算大,亏上十年都没事,通威这种估计早破产了

格雷阿姆05-16 20:34

没看出你想表达什么,现在就是卖的越多亏的越多,通威就算搞出200万吨产能也淘汰不了别的头部企业,只会把自己搞死,能挺到最后的一定是负债率最低的,账面现金最多的

走為上策05-18 15:35

成本控制再低,耗電也是顆粒硅的几倍!从地球角度讲,屬於落后產能!通威,遗害无穷!

不说不爽05-16 23:35

700MW火力电站0.26元/KWH电价硅料界无可匹敌,母公司提供稳定便宜的露天矿口煤,再有3gw风光自营电站现金奶牛,这就是2024第一季在硅料前五净利润排名第一的原因,而“能打”的通威第一季亏7亿,第二季硅料下跌加上20万吨新建产能转固折旧将亏更多。

潭影空心05-16 18:06

虽然通威被深套,但坚定死磕,和老杨一样坚定认为通威会在内卷中胜出,现在失去的将来会加倍奉还!

全部讨论

成本价4.2含税?

大全、特变和协鑫都有工业硅,通威的工业硅还没有证明自己就比其他家强。你算通威成本的时候,将工业硅的盈利扣减成本,那么其他有工业硅项目的硅料企业也要同样方式计算成本。

价格战大全最不怕,负债最少账上全是现金,产能也不算大,亏上十年都没事,通威这种估计早破产了

成本控制再低,耗電也是顆粒硅的几倍!从地球角度讲,屬於落后產能!通威,遗害无穷!

夜观天象,光伏行业在未来的半年要开始反转了,年底有希望

通威负债快速上升,非常危险

通威新上产能24年40万吨,25年20吨,这是把24-26年整个光伏行业增量都打满了,这一波硅料磨底也许需要2-3年时间,4月刚见底,反转还遥遥无期呢

就是!制造业不是做慈善,质优价廉才是永恒的主题,才是为行业发展做出真正的贡献,最终为国为民为世界提供优质的清洁能源!任何制造业的竞争终局都是寡头平衡。

05-22 14:25

老杨 祝贺 俺们坚决埋伏抄底的通威今天带来大收获了

05-16 18:06

虽然通威被深套,但坚定死磕,和老杨一样坚定认为通威会在内卷中胜出,现在失去的将来会加倍奉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