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21喜欢:1
其实资本市场的定价22都已经开始了,自实体名单开始,美国的大药企已经开始逐步把订单往日韩印度等企业送,如诺华和辉瑞这种头部药企原本应该是有一部分给药明生物的订单,都几乎全给了三星一家手里,在生物法案出来之前,两家公司的业绩跟股价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区别,结果上看,23年营收和利润两家差不多情况下,估值从21年相差无几到23年只有人的三分之一,市场已经提前预期到了药明获取美国业务的难度,最后公布的业绩也确实呈现出这个结果,一个增长依然强劲,维持在中双位数,而另一个已经开始颓势尽现,业绩滑落到高单位数。后者成长性只有前者三分之一。所以资本市场都是提前定好价了。而法案的插曲进一步加速了这一进程,到现在估值只有人的六分之一。按目前的营收和利润你觉得是低估,但毕竟美国市场占全球容量超过60%,想要通过非美市场填补是相当困难的,等再过两年两家的体量就会出现明显的差距。另外对美国来说,并不是药明有多牛要制裁他,完全是地缘政治推动的产业链全面脱钩。所以法案的通过是必然的,但是一刀切的快速出清概率极低,短期内不会被直接踢出美国市场,最终通过版本一定是一个时间区间内的过渡和替代,直至出清。这对药明系来说,短期不至于业绩大滑坡,但是来自美国的业务会逐年减少直至降低到一个很低的水平甚至出清。对药明系来说最好的情况就是非美市场增量可以抵消美国市场减量,那么业绩停滞几年或者轻微下滑,保持在这个区间过几年苦日子存活下去,但这样他就失去了成长性,而三星依然会保持强劲增长,从这个角度看估值你又不会觉得不合理了。当然如果非美市场订单获取强劲,美国市场订单萎缩速度好于预期,股价还是会有修复的动力,但这也是人们说的巨大不确定性。虽然目前看着跟三星生物体量与盈利相当,但两者基本面完全不同。一个有爹地buff加持的,增长的确定性很明了,而且增速还能保持中高速,而另一个很难预测,乐观情况下保持微幅增长就很不错了。况且不止生物医药领域,一些中低端制造也在扶植越南和墨西哥等国替代。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这两年海关总署公布的进出口数据,我们出口的东西里面,工业制成品除了新能源和个别,其余大部分都在持续下滑,反倒是设备机械出口额持续大增,跟着新能源一起粉饰了数据,而这些机械设备都是在外建立工厂和新供应链需要的,美国看的很清楚,你中国最强的竞争力不就是供应链吗,我加关税贸易战动不了你根基,那我就在搞一套供应链替代,一旦新的供应链成型,到时候对其他国家来说,中国制造就有了替代选项。药明也不过是大国竞争的牺牲品。只是因为他现在对美依赖做强,受影响的程度就比较大而已。
引用:
2024-05-05 12:07
周末,又有一些有关美国生物安全法案消息传出,什么5.15众议院版本生物法案可能举行法案修订听证会、耶伦对中国医药行业发表强硬言论等等开始出现。。。
其实大家大可不必天天精神紧绷的去关注这些,试问华为因为美国制裁而消失了吗?有人会说,网页链接

全部讨论

写了这么多,为你的认真点赞!我只想说,第一,药明我不认为是纯中国企业,核心掌握在美国人手中,试问核心10个技术8个美国籍,这8个美国籍铁了心给我们卖命?回国不会被打死吗?我是不相信的。第二,药明生物订单数量一直两位数增长,只不过2023疫情收入大幅下滑导致,还有利润下降是世界投了几家工厂产能没起来而已,光支出没什么收入必然利润下降,不存在你说的获取订单困难。第三,商人是逐利的,哪个国家都一样,国外不会因为情怀选择三星,中国巨大的优势在于国内有很廉价和完整的原料供应,还有更加廉价高效的高端人才,以及大量病历供他们研发,这对于药明这种公司是巨大优势也是它能发展的主因。第四,药明只是辅助研发,核心还在美国手中,我说药明是美国企业也不过分,所以美国在这个时候出这个小作文大概率是为了打击中国资本市场而已,医疗是美国为数不多大幅度顺差的行业,这方面它往死里打对他们是没好处的,创新药也不像芯片一样,你掐了脖子我们就不能继续实验,往死里逼国内,我们一样能不用少用美国药用欧洲的,他们属于杀敌一百自损一千。

别吹了,我最讨厌有效市场理论了,就是股价跌了就都是错的,股价涨了就都是对的。

05-10 05:55

从第一句开始就是放屁,资本市场告诉你他们定价22了?逗比。

05-10 02:06

三星生物是CMO,替代不了药明生物,更别说药明康德,如果日韩甚至其它发展中国家能替代药明也发展不到今天的程度

05-10 02:28

人间清醒

05-10 07:13

分析了这么多确实辛苦,但内容真是一言难尽。三星生物和药明的业绩差距不是法案出来以后才产生的,更不是法案出来大企业才把订单转移过去的。

05-10 06:33

前面一句短期内不会踢出美国市场,后面马上法案通过是必然。你要不要整理一下你说的这么多废字,你矛盾不矛盾吧?

05-10 06:25

不管你有多先进的技术,市场才是最终体现你的价值的地方,才是你持续投入进行研发的原动力,中国庞大的市场是最终的王牌,完全脱钩,复制原药,生产仿制药,用你的技术,市场还不让你进,谁胜谁负???

“你中国最强的竞争力不就是供应链吗,我加关税贸易战动不了你根基,那我就在搞一套供应链替代,一旦新的供应链成型,到时候对其他国家来说,中国制造就有了替代选项”
我想请问?目前替代选项是谁?培养好了没

05-10 19:01

说得特别对,中美对抗的牺牲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