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壳原地躺平,租客消费者维权依然在路上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文丨BT财经 HAN

3000例长租公寓相关的消费者投诉里,和蛋壳公寓 $蛋壳公寓(DNK)$  有关的高达一半。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之际,以蛋壳为代表的长租公寓行业,不出所料地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灾区”。

维权谈何容易,尤其是在这个容易“健忘”的时代里。

消费者遭权益侵害,往往只能向媒体高呼痛诉,有时能赢得一时社会关注。但很快,舆论中心又被新热点取代,维权不了了之,消费者眼中的黑心商家还是赚个盆满钵满、潇洒离场——这样的“怪圈”,还会在蛋壳爆雷事件重演吗?

破壳破摔、原地躺平?蛋壳爆雷事件善后高管之一离职

时至今日,蛋壳爆雷案依然是一地鸡毛。

目前蛋壳的全部经营状况,已经基本趋于停滞。3月15日,B叔在北京搜索发现,蛋壳已经下架了全部房源,APP内只留下了业主和租客的解约通道。

APP撒手不管,微博、公号也荒草一片。在APP Store,蛋壳评论区一片叫骂讨伐。曾经站在回应爆雷事件第一线的蛋壳公寓官方微博号,最后的更新停留在2020年11月。

人事方面,蛋壳继续动荡,负责爆雷事件“擦屁股”的负责人离职。2021年1月初,有消息释出CFO张政已离职。另一高管、原CEO助理兼投融资部负责人孟磊也于近期离职,让市场不安的是,孟磊是蛋壳处理爆雷事件的负责代表之一。

负责人都走了,蛋壳难道要放弃最后的挣扎?

曾经言之凿凿“不会跑路”,如今却彻底躺平一副“破蛋壳破摔”的姿势,这样的蛋壳恐怕再也难以有资金和实力,填补自己捅出来的窟窿了。

3·15前再次成为舆论焦点,蛋壳为何那么“脆”?

3·15前,蛋壳公寓爆雷事件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3月11日,上海市消保委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共受理长租公寓相关投诉3000余件,其中涉及蛋壳公寓的就高达1368件。至今能在网络上的各个角落,听见遭受损失住户的血泪控诉。

蛋壳爆雷事件的复杂性在于,除了蛋壳之外的每一方,几乎都是“受害者”。

业内人士指出,租客失去家的同时背上一屁股糊涂借贷,房东收不到租金,合作房贷的微众银行坏账入表。唯一赢家是撺掇其中的中介方蛋壳,以租客信用为抵押,放大杠杆为自己的利益赌明天。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样复杂情况的形成,归根结底是因为:“蛋壳们”扮演了不该属于自己的角色。蛋壳作为中介,本应只连接房东和租客、做好交易撮合就可以了。如果租客缺少资金,应自行和金融机构对接,完成借贷不应经由蛋壳处理。

但偏偏“蛋壳们”动了歪心思,看中了租金贷里的杠杆,将租客借来的全年租金押在自己手里、而不一次向房东付清,并利用这样的资金池胡作非为、跑马圈地。

加上长租公寓本身是重资产的业务,激烈的行业环境让平台不惜“高买低卖”抢占市占率,最终蛋壳们的资金流变得极其脆弱,疫情之下爆雷,并让风险最终传到无辜的消费者身上。

今年3·15之际,蛋壳再次成为舆论焦点。而长租公寓乱象能不能在这一次真正得到整改,依然是未知数。

投资者的损失谁来买单?

消费者欲哭无泪,投资者也被坑得体无完肤。除了租客房东,还有一方不容忽视的受害者,那就是蛋壳的散户投资者们。

在正常经营的情况下,长租公寓是一门低回报、长周期的生意,再加上前期的重资产投入、成本摊销周期较短,使得它一直不太被资本青睐。

但偏偏蛋壳要用这把不太好用的“冲浪板”下海。为了向资本讲出好听的故事,只能从高增长的角度入手,将手里租客的租金用于跑马圈地、拓展房源。

经营层面上“高买低卖”这样明显不合理的行为,在高增长的外衣下瞒天过海。蛋壳公寓上市时的招股书就曾经抛出漂亮的数据:2019年前10个月的累计营收较2018年同期增长187%;2018年营业额较2017年同比增长了307%。

相信了这个故事而入局的投资者,如今依然“站在高岗上”,翘首以盼成了大明湖畔的夏雨荷。

2020年初,蛋壳还宣布现金和限制性现金共34.56亿元。这样的现金储备为什么依旧难逃爆雷?蛋壳作为美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风险预警真的做到位了吗?这些问题,蛋壳仍欠市场一个答案。

欢迎关注【BT财经】,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今日话题